最近兩天析津府顯得格外安靜,原本拚得你死我活的雙方仿佛達成了協議一般隔城相望,遼人不進攻,宋人不出城,大家就這樣幹耗著。
雙方自然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遼人打算圍困析津府擊潰來援之軍,而大宋則是在等待十六衛的好消息……
相對於前線戰場析津府的安靜,居庸關和昌平城可算是打的熱火朝天,楊懷玉帶領八萬人直逼居庸關,同時攜帶的還有威力驚人的攻城利器火炮,這是攻城拔寨的利器,遼人在居庸關的駐兵並不多,除了不到萬餘人的守城之兵外,就再也沒有援兵了。
原本張儉是建議耶律宗真在居庸關留下重兵把守的,或是從遼朝的其他地方調來守軍,可耶律宗真和蕭惠一致認為宋人的援兵必定會向析津府增援,畢竟大宋的皇帝在他們的圍困之中,宋人還不拚死相救?
但打死遼人也想不到,大宋的援兵不去析津府勤王,而是直接去了他們撤退的後路,居庸關和得勝口以及昌平三處在遼朝大軍離開後基本上就相當於不設防的關隘,大宋十六萬大軍豈有拿不下的道理?
火炮轟鳴著撕開居庸關結實的城牆,說起來也是可憐,楊懷玉手中擁有八萬大軍,卻隻有區區兩門火炮,想想蔡伯俙的嘴臉他就覺得當時自己應該胖揍他一頓,但實在沒辦法,誰讓官家在析津府……
為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護士兵的生命,楊懷玉命令手下的炮兵日夜不停的轟擊居庸關的城牆,炮管因為多次射擊之後變得通紅甚至有些變形,無奈隻能趕緊用水冷卻,還好是初春,水的溫度比較低,能讓通紅的炮管快速冷卻下來。
終於在一聲巨響之後,居庸關的城牆在遼人驚恐的眼神中坍塌了一段,別看是小小的一段,但在遼人眼中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居庸關乃是天下雄關,關城的城牆乃是用的夯土和條石構建而成,結實程度自不用說,沒想到居然被大宋的砲石給硬生生的砸塌了……
隨著城牆的倒下,遼人的守軍的士氣也很快消散,居庸關中甚至出現了逃兵,這嚴重影響了守軍遼人的士氣,於是當八萬人的衛所士兵抵達城下的時候,遼人的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抵抗更的隊伍更是一擊即潰。
十六衛並非像原本的廂軍一樣,廂軍那種用來收容災民的雜役部隊已經被趙禎親手廢除,怎麼可能再弄一個出來,這些十六衛的訓練和生活方式與隋唐時期的府兵製差不多,但趙禎吸取了長處避免了短處。
大宋的十六衛不是在中央,而是在地方,所有的十六衛將領隻有訓練的權利而沒有調兵之權,並且將領的考核方式是以手下士兵的成績作為主要考核。
於是……所謂的十六衛將領也就成了十六衛的隊長……當戰爭到來的時候,皇帝的特使會攜帶半塊虎符前來調兵,於是他們集結與某處,等待皇帝委派的將領。
雖然有點將不知兵,兵不識將的弊端在其中,但這些十六衛平時都是接受過大宋禁軍一樣訓練的士兵,各種戰法和配合都是相當出色的,至於將領怎麼時候,那就是將領的問題,也就是說現在的楊懷玉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把戰敗的責任推卸到士兵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