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1 / 2)

趙禎的話讓在場的眾人目瞪口呆,所有人驚訝的望著他,不知官家所謂的探親是如何探法……

將士們的家眷散落在大宋境內,即便是最近的真定府距離析津府也有幾百裏的路程,年輕力壯的還好些,上了歲數的人如何前來探親?

看著狄青夏竦等人大眼瞪小眼的樣子,趙禎微笑道:“所謂的探親其實便是讓將士們的家眷沿著公路運送物資,朝廷提供一路上的所需,包括馬車,牛車,草料,盤纏等等,他們隻需把東西運送到析津府便可。”

夏竦皺眉道:“那上了年歲的人該如何?”

沒等趙禎回答,包拯便接上道:“其實不需這樣,每個村莊鄉鎮街坊派出一個德高望重之人,組織年輕力壯的青年便可,這些人就從將士們的年輕族兄弟中抽取。”

趙禎稍稍給出一個建議,手下的文臣便主動的開始分析和解決,這便是他們的作用,皇帝給出一個大方向,自然不會去考慮細節的問題,否則皇帝早就累死了!

“那此事便交由夏竦包拯你們二人操辦,務必審慎細致,軍中無小事,探親之事關係到將士們的戰力不可懈怠!”

夏竦和包拯對視一眼齊齊拜下:“臣尊陛下旨意!”

探親一事對武將來說是個大包袱,但對文臣來說卻是不然,隻要規劃好,有條不紊的進行,其實這事並不是很難解決,文臣最善於做的便是統籌規劃。

探親的人數太多?那便限製年齡派遣代表。路途太過遙遠?那就朝廷貼補路費。朝廷有虧損?那就讓他們運送物資。總有辦法扭虧轉盈,把探親規劃好!

但探親這種奇思妙想也隻有趙禎能想到,夏竦和包拯這樣的文官不會,也不能考慮這種問題,這便是上下之別。

將士的思鄉之情被順利解決,這讓狄青放下了心中的唯一擔心,此刻大軍在外,補給充足,再加上軍心穩定,隻要指揮得當基本上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遼朝遲遲按兵不動,對大宋的壓力很大,現在後患已除,狄青有千百種辦法試探騷擾遼人。

趙禎很快便給了他機會:“狄青,你是朕的大將軍,你便說說接下來該如何?”

趙禎的話讓在場的文臣心中驚訝,從太宗開始,大宋的曆代帝王都不會請教武將用兵一事,太宗更是把所有指揮權緊緊的抓在手中。

現如今官家卻如此開明,這樣的詢問基本上等同於把兵權下放到狄青手中。

狄青激動的起身,他明白官家的意思,戰鬥時的指揮權和現在的兵權完全不同,隻要官家同意自己的觀點,那就意味著自己可以隨意安排北伐的禁軍,權利之大往日不可想象。

即便是心中激動,狄青依然保持大將之風,引領眾人來到一旁的帳篷中,這有趙禎派人測繪的標準輿圖。

“啟奏官家,軍心一旦穩定,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平息下去後必然會升起建功立業之心,此時是調整作戰方式最好的時候,往昔多是遼人奇襲我大宋邊地,如今我大宋良馬數萬,甲胄堅固,利劍鋒芒,何不以牙還牙?”

狄青的提議讓趙禎眼前一亮,自己隻想到了龜縮防禦,用大宋強大的物質基礎把奉聖州和析津府變成銅牆鐵壁,卻忘記了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雖說以不變應萬變,可龜縮防禦到底不過是消極防禦而已,這和原先大宋的防禦政策基本相同,大概自己還是受到老爹影響的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