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長了張儉也就習慣了大宋騎兵的模樣,大同府地處西北,這裏的道路遠沒有析津府的道路來的好走,越是接近奉聖州道路越加崎嶇,關隘眾多。
但大宋騎兵之間的對話卻讓張儉很是奇怪,領頭的小校在路過愛陽川後對眾人說道:“大家在幸苦一點,待過了斷雲嶺後便是入了文德地界,到時便有了平坦的公路!”
對於公路的認知張儉還是有一點的,大遼在東京城都亭驛的官員往來奏疏都有提到過一種叫水泥路的東西,據說走在上麵如履雲端,平穩異常不說還能日夜奔馬,連車速都要快上幾分,據說大宋百姓尋常出個遠門都是搭乘一種四輪或是八輪的馬車,原本需要三五天的路程現在隻需一兩天便到。
張儉還真的是想見識一下所謂的水泥路,現在大宋的將士提到了公路,也許就是一種東西也說不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宋距離遼朝路途遙遠,水泥路這種東西很容易被忽略掉,遼朝的密探基本上都被大宋清理幹淨,張儉不知道公路便是水泥路也情有可原。
大宋的騎兵聽了小校的話齊聲歡呼,坐在馬車中的張儉實在不明白為何這些人會這麼高興,不就是路變得好些了嗎?有什麼隻得大聲歡呼慶賀的?
當中午的時候張儉終於知道原因了,一日三餐是如今宋人最為常見的飲食習慣,因為糧食產量的增多,運輸的方便,即便是貧困的人家也能有足夠的糧食果腹,最少能保證兩頓飯,而稍稍富足的人家都會有三餐而食。
早中晚各一餐最是尋常不過,一旦養成習慣便很難改掉,到了點就餓了,張儉開始的時候以為這些大宋將士是為了照顧他這樣的讀書人才一日三餐這樣吃的,但現在張儉卻發現自己錯了。
每到三餐時間,宋人總是拿出隨身攜帶的幹糧開始燒水做飯,吃飯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在鍋中燒上熱水,並把馬匹上攜帶的幹糧放入小碗之中加入熱水,一股香氣逼人的麥香便衝了出來,加入一些蜜餞幹果之類的東西,真叫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但顯然大宋的騎兵不是這樣認為的,當他們看到眼麵前的一碗糊糊就仿佛麵對強大的敵人,幾乎是捏著鼻子喝下去的一般,甚至有人向小校埋怨:“都頭,咱們出來的時候沒有從糧草官侯三那裏支取別的幹糧嗎?我記得咱們護送遼朝的左丞相怎麼說也是個上差,連幾斤肉脯也換不了?!”
三大五粗的小校居然被手下的騎兵給問的麵臉通紅,最後搓了搓手道:“護送遼朝的左丞相當然算是上差,也是有肉脯可領取,但……但我忘了……”
“什麼?!”一幫士兵苦苦哀嚎,沒想到自己的都頭居然忘記從糧草官那裏領取肉脯。有幾個關係好的甚至衝上去笑鬧起來,看的張儉萬分驚訝。
端起一碗炒麵粉用熱水衝開,加入少量的幹果之後,香甜的味道伴隨著豬油的肉香和鹽巴的鹹味簡直是一頓美餐,但宋人士兵居然覺得這東西難吃?!
一名跟隨在張儉身邊寸步不離的護衛笑道:“左丞相慢用,小的去都頭處給你討要些肉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