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急急趕往奉義城的劉六符,一邊是已經有些懵圈的耶律達,此時他已經被大宋火炮的威力個嚇傻了,沒想到天底下居然還有如此威力的武器,難怪有人說連天生都站在大宋一邊,這哪是站在大宋一邊,簡直就是私生子!
待白登山軍陣沒有異動的時候,耶律達才堪堪走上城牆,看著鑲嵌在城牆上還冒著熱氣的炮彈狠狠了咽了下口水,這樣的砲石要是再來上幾顆,奉義城的城牆可就沒了,宋人有如此利器為何不攻城?難道還在等待什麼不成,左丞相走的時候也沒有交代啊!
確實,張儉千算萬算還真的是沒有給耶律達這個奉義城的守將留下什麼話,而耶律達也隻是收到了蕭惠按兵不動的消息,他耶律達乃是出了名的“猛將”,豈能膽小的龜縮在小小的奉義城?自以為是i的配合蕭惠,在城牆上安排更多的士兵,豎起更多的旗幟,並讓人在城中敲鑼打鼓的呐喊,以壯軍威。
這些都是遼人出征之前的常用手段,但有時也是用來威懾敵軍的法子,他耶律達豈知宋軍現在根本就不吃他這套,反而覺得這是在挑釁大宋,於是便用火炮做出了大宋應有的回應。
“宋人之器,恐怖如斯,這要是真正打起來,我奉義城還不在彈指之間灰飛煙滅?!”
與耶律達不同的是他的幕僚,一個從大宋逃到遼朝的讀書人韓豔德,因屢次科舉不第,便心生怨念,父母皆亡之後便遠走他鄉,聽聞遼朝的招賢令之後便主動投遼來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被耶律達看重,便以三寸不爛之舌出謀劃策,經常有一些歪主意一時能取得非常不錯的效果,耶律達更是引以為智囊,即便後來事情越來越難以控製,他也是死腦筋,隻相信自己的感覺,認為韓豔德的話絕不會有錯。
耶律德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伸手拉住韓豔德的手道:“先生有何妙法,且說出來為我排憂解難啊!”
韓豔德哪有什麼妙法,他現在隻是後悔投靠遼人,如今大宋的軍隊帶甲十萬良將千員,豈是遼朝所能抵擋的?再說大遼皇帝戰死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遼人自顧不暇如何能與大宋爭鋒?眼前宋人還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砲石之威也是令人瞠目結舌,遼人哪有一戰之力?
韓豔德最大的好處便是能看清楚局勢,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是他的製勝法寶,而眼前的奉義城便是一座巨大的危牆,還不趕緊腳底抹油溜掉才好?
“將軍莫要著急,現在看來左丞相張儉出使大宋便是轉機,還是勿要驚擾宋人最好,我大遼勇士現在最需要的便是休養生息,俗話說的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耶律達連連點頭道:“對對對!先生說的極對!”
連一旁稍有頭腦的護衛都聽不下去,剛剛慫恿耶律達挑釁宋軍以便日後在蕭惠麵前表功的也是他韓豔德,現在慫恿將軍偃旗息鼓休養生息的也是他韓豔德,難道將軍連這點小伎倆都看不出來?
要是放在往日,耶律達早已看出其中的不妥,但現在的他卻被宋人的火炮之威給嚇到了,再加上往日便對韓豔德言聽計從,已經習慣了他的話,於是便連這種簡單的自相矛盾便也發現不了,可以說他對韓豔德已經是盲目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