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擁有強大的阿拉伯戰馬,一旦在麵積達三百多萬畝的山丹軍馬場中繁衍起來,其數量的劇增可以一舉解決大宋的對戰馬的所有需求。
遼朝是那麼好打的?
大宋在拿下奉聖州後才堪堪有足夠的馬匹可以使用,但察哈爾平原不能夠徹底解決大宋對戰馬的需求,這個時代的陸戰之王便是騎兵,強大的騎兵是威懾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力量,有了騎兵便可威懾任何一個國家,征伐任何一片土地。
單單是滅國西夏對大宋來說已經是捉襟見肘,何況是遼朝?而出現如此局麵的原因也很簡單,在大宋對西夏動手的時候還要擔心遼朝,如若把西夏平定之後,大宋便可全心全意對付遼朝了。
這是一種政治上的智慧,不似沒藏訛龐那般的本能思考。
西夏人在大宋騎兵的衝擊下撤退了,尖銳的馬槊在短暫的交鋒中收割了數千人的性命,但西夏人輕裝簡從,馬兒的爆發力要比大宋的阿巴斯戰馬要強,使得他們勉強逃脫,而狄青並沒有打算追下去,大軍便緩緩撤回。
折惟忠率領的兩萬人基本已經戰死,本部親兵家將也是死傷慘重,在看到狄青大軍的時候便知道自己的性命是保全下來了,顫抖的站起身道:“火器營可否安全了?”
狄青看著眼前傷痕累累的老將點了點頭道:“火炮一門不少,完好無缺!”
折惟忠長舒一口氣問道:“種帥他……”
狄青搖了搖頭:“種帥為國捐軀,但能在重要關頭,兩位軍帥慷慨赴死保全國之利器,狄青佩服!要不是兩位接連分散敵軍,讓西夏人的戰線拉得如此之長,楊懷玉也不會撐到現在,火器營也不會安全走脫……”
折惟忠擺了擺手:“莫要說這些,種帥才是真英雄也!單單是他的帥旗便吸引了西夏人的十萬大軍,我不過是盡了些微薄之力而已,不值一提,老夫這樣怕是不能在上戰場了,一切交由狄帥!隻希望狄帥好生待我南路軍的兒郎。”
狄青躬身道:“敢不從命!”
戰爭還在繼續,但種世衡的死對南路軍來說是一場不小的打擊,狄青照顧種家人,對種詁、種診、種諤三人官複原職,並沒有多加處罰,也沒有興師問罪,而楊懷玉手中的兩枚帥印則交由折惟忠帶回朝中。
種家的子弟們帶上白孝,南路軍的將士亦是如此,他們的種帥為了讓他們撤走戰死了,一位如父的統帥戰死了,全軍戴孝也不是不可以,狄青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少這支軍隊的戰力是驚人的。
望著不遠處的西平府,狄青轉頭對楊懷玉道:“這一戰是你們顯身手的時候,火炮還未抵達,你們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攻城拔寨,想清楚了沒有?”
楊懷玉露出冷冷的笑容:“狄帥,您知道我南路軍將士等這一刻等了多久了嗎?”
13464/403992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