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府相公看來,一個小小的功曹縱火,卻引出間人來,官家小題大作的審案,必有其中的道理。
其實在審理之前結果已經很明顯了,皇城司的人把這些賊人查了個底掉,說來也是驚人,間人不多隻抓住了三人,王小石,郭小五,禹大丘。
趙禎微微感歎,如此小的代價卻讓北京城雞飛狗跳,瞧瞧這大堂之上,兩府相公幾乎都到齊了,連自己這個皇帝都坐在上首。
越是簡單的計劃越用容易成功,趙禎深諳其理。
審理的過程很簡單,當所有的證據擺放在間人麵前的時候,他們一句話也不說,甚至連臉上的表情都沒有變化,趙禎微微一歎,這些人都是死士,早已抱著必死的決心。
他不希望在這三人的身上浪費時間,大筆一揮便在韓琦的判書上勾決了三人…………
隻不過圍觀的百姓卻大為震驚,沒想到幾個不起眼的人物便是遼朝的間人,雖然他們不承認,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皇城司的擋頭已經把三人的來曆說的清楚。
雖是燕雲之地的漢人,卻從未在北京城中出現過,隻不過是在去年進的城,這段時間沒有一項正經營生,卻是每日宴請城狐社鼠,他們哪來的錢財?
更有甚者還發現他們常常往返於景州,檀州等與遼朝相連之地。
既然是遼朝的間人,那就沒有什麼好顧及的,雖是漢家百姓卻裏通外敵,這種人即便是被淩遲也不為過,百姓們在韓琦宣讀過判決後大聲叫好。
此事便算是告一段落,但這僅僅是對百姓們來說的,趙禎可不認為就此了結,國家安全這一概念還沒有深入人心,甚至連朝臣都很少關注這個問題,他們的腦子中還沒有這個概念。
不過韓琦很聰明的派出北平府所有的衙役,拿著銅鑼在街上宣講《告北平百姓書》:“間人者,國之禍害也!生於中華卻為外族之鷹犬,禽獸也!
外族盜我大宋之格物,欲強己身,此大宋之禍患也!
大宋百姓當警醒之,防範之,若有不軌者,違法亂紀者,窺伺機要者,速報北平府,一經查實,賞銀千貫!此律永存!”
趙禎微微一笑,這便是要陷間人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啊!韓琦果然有才智,大宋的禁軍即便再怎麼巡邏也不可能保證萬無一失,但有了無處不在的眼睛,便可緊緊盯著間人,讓他們無從下手。
雖然可能出現冤案,但此時卻寧可錯殺不可錯放…………
北平府中氣氛沉重,誰都能看得出來事情的嚴重,若是讓契丹人得了大宋的格物,那後果便不堪設想,尤其是軍中所用的火藥彈,火炮,若是讓遼人得了,那還了得?!
還好大宋的所有火器全部歸屬火器營管轄,但這次是格物院和鍛造局,那下次呢?會不會是火器營……兩府相公一時間驚醒,睡意全無。
13464/450439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