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慢慢的開始轉變心態,也沒辦法不轉變心態,趙禎的帝王氣度完全壓倒了他看待人的眼光,蘇軾現在並非是用麵對未來嶽丈的心態,而是麵對一國之君,統禦萬民的帝王心態來看待趙禎。
這位大宋官家給他的感覺一下變得偉岸起來,他蘇軾天生就是個積極向上的樂天派,對於他來說,遇到趙禎這樣的帝王,是人生一大幸事,是文人的一大幸事。
自官家親政以來,先是消除了三冗,解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這是一個剛剛出現就被官家“掐死”的不祥苗頭,蘇軾知道這三冗的出現會對大宋帶來多大的危害,雖然他沒有親曆,可父親對他說過。
三冗的消失是大宋巨龍起運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冗兵,冗費,冗官,這看似簡單的問題隻需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便可,但說著簡單,真要坐起來卻極為冗長。
最讓蘇軾驚歎的是,官家八歲親政!這是一個誰也沒有發現或者是發現都不敢說出來的問題!官家八歲親政,消除大宋三冗的時候也不過才十來歲而已!
現在想來,這不單單是天資過人,而是有著尋常人沒有的大智慧和大魄力。
蘇軾小心的打量著趙禎,眼前官家的氣度確實非比常人,而是有著一種強大的自信和氣魄在其中,蘇軾愈發的心驚,完全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臆想。
有這樣的帝王不正式自己和諸多有能力,有才幹的官員最慶幸的事情嗎?
“蘇子瞻,你站在這裏作甚?朕讓你坐下!”
“謝官家。”
放下手中的毛筆,輕輕的在筆洗中甩動,紅色的朱砂便化開了,趙禎的禦案從不讓三才插手,最多便是讓他研墨,三才已經習慣了,但蘇軾卻頗為驚訝。
趙禎瞧了他一眼:“朕是覺得你擋光了……三才給他上個錦凳。”
蘇軾尷尬的在錦凳上坐下,趙禎也放下手中打量著眼前的這個大文豪不禁微微一笑,當初自己可是剽竊過人家的傳世名作《水調歌頭中秋》,說來自己可是在麵對債主。
“蘇子瞻,這裏也沒有外人,朕也不喜拐彎抹角,你聽著朕說著。”
“臣遵旨!”
趙禎也不和他蘇子瞻客氣,對於蘇軾這樣性格直爽的人就不能用朝堂上的彎彎繞,越是直接越是簡單,趙禎一直有著自己的考量。
看待一個人不能單單是看待他的能力,作為皇帝,他把蘇軾的人品和性格都納入了自己的考量範圍,對於蘇軾的問題他深思了許久,最後他發現其實以蘇子瞻的性格完全不適合在“紛亂嘈雜”的官場之中廝混。
他是個揉不得沙子也不屑與別人廝混的人,一起喝酒吟詩作對可以,但若是讓他與各種利益糾纏,苟且,蘇子瞻絕對辦不到,所以他在官場的前途會非常失意,並且患得患失。
人無完人,堂堂蘇軾也有自己的缺陷,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13464/450128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