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1 / 2)

在北京城中晃蕩了一天的趙禎在吃完一頓鮮美的餛飩之後便悄然離開市井,和後世人一樣,在大宋過年也要守歲的,即便是天家也不能例外,皇宮可比北京城中的某些地方還熱鬧。

壓歲錢自然是少不得的,不過趙禎從來都是象征性個給個三五文而已,這是長輩的贈與,並非“一夜暴富”的機會,從小趙禎便培養皇子皇女們對金錢的正確認識。

金錢觀,價值觀,人生觀這是人在世界上存在時最需要明白的三個東西。

不過在大宋壓歲錢可不叫壓歲錢,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相比後世,大宋的守歲更加濃重和具有儀式感,宮中家廟的先祖牌位早已被擦拭的幹幹淨淨,托趙禎這麼多年來的功績,大宋的家廟要比先前好得多。

沒有相應的政績,功績,即便是皇帝也不敢擅自修補家廟,甚至是先帝的真宗朝也是在擊潰契丹人的南下後才修繕過一次,到了趙禎親政之後,家廟的修繕便多了起來。

趙禎從東華門回的皇宮,趙旭早已是把他的太子東宮打扮了起來,喜慶的燈籠,各色的彩帶,當然也少不得掛上桃符和春聯。

自後蜀歸的最後一位皇帝孟昶自己寫下一副春聯後,這東西便取代了桃符的地位開始流行起來,美好的寓意,對未來的展望都書於兩張紅紙之上。

三才跟著望了一眼,小心的開口道:“官家,魏王明年也該開府立衙了,老是待在宮中也不是個辦法,何況常常出入太子東宮,惹人非議不說,禦史已經上奏數次了。”

趙禎奇怪的望向三才,按道理來說他不該明知故問,自己把趙昀留在身邊也是為了促進他和趙旭二人之間的感情,皺眉道:“你這是又聽到了什麼風聲?或是有人讓你對朕說項來著?”

三才連道不敢:“官家,老奴隻是覺得宮中的規矩不當隨意改變,祖製便是如此……還有便是楊貴妃主動對奴婢說起過,二皇子在宮中待得久了,難免被朝臣們非議,於是便讓奴婢捎個話……”

這就對了,趙禎點了點頭:“原是她自己的意思,看來她看的倒也透徹,朕準備明年和她商議此事,現在倒是省了麻煩,趙昀過年前便十五了,也該開府立衙了。朕這個父皇反倒是忘卻了,待朕想好給他的進爵再給他在城中尋一處宅邸便是。派人給楊貴妃傳個話,朕沒忘了趙昀的大事。”

三才躬身道:“奴婢這就派人傳話去,楊貴妃若是知曉了,定然高興。”

趙禎確實忙忘了,趙昀畢竟是大宋的皇子,這麼多年來趙旭這個太子一直跟在他的屁股後麵,反倒是讓人覺得二皇子比太子更有主見,這也怪不得趙旭,實在是趙昀的鬼主意太多。

不過皇子和太子的區別是應該很清楚,不單單是讓他們兩人明白,更應該讓世人,朝臣明白。

趙禎本想維係天家可憐的親情,可哪知這東西卻不是能輕易維係的,雖然趙昀早早就知道其中的區別,也老實本分的不去計較,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若是不能早早控製,早晚有一天他會感受到地位的變化和親情割裂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