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在宋遼邊境上最東邊的地方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當然他的前身便是渝關,這座隋朝開皇三年便修築起的城池再次煥發了新的活力。
即便是經過近五百年的歲月,雄關猶在!
這是一種切割中原王朝與草原民族之間區別的一道天譴,大宋修築山海關的同時,也是在向世人說明,大宋已經收複了整個中原,在邊牆關隘之外,便是夷狄!
關城足有五丈之高,城牆寬約兩丈有餘,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門有四皆有甕城保護,內有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其上多有軍械守護,手段不一,可以說是綜合防護。
整個城池按照需求建造,並未呈現華夏城池的規則模樣,而是呈不規則梯形,西北和西南轉角處呈圓弧形,設有角台,東牆為長城主線,關城東西南北四麵各建有四座城門,東門為“鎮東門”,趙禎親自賜名“天下第一關”,西門為“迎恩門”,南門為“望洋門”,北門為“威遠門”,四門城台上均建有城門樓,關城四門之外均築有甕城,偏側開門。
關城牆的東南、東北隅處於長城主線,各建有東南角台和東北角台,角台上分別建角樓,它們是關城轉角處防禦性建築,這在曆朝曆代都是沒有的,而鎮東樓南北兩側還建有臨閭樓、牧營樓和新樓。
在關城的東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設水門一座,牆外有護城河環衛,這樣的關城別說是攻陷,即便是登上城牆也難如登天。
這樣的城池契丹人看了也是望洋興歎,以他們的騎兵力量非常難以攻克,但這也是南下的一條重要途徑,關城之所以是關城主要在於他的地理位置,遼朝若是要南下,山海關是最好的進兵之地,也是最壞的進兵之地…………
想要繞過山海關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山海關的兩翼還築有南北翼城,東西羅城,依舊是一處重兵之地,遼朝對漢家百姓的襲殺往往是在大宋的山海關之外,即便是相距北方翼城也相去甚遠。
大宋的將士在沒有得到軍令之時是絕不會開關出城的,對於遼人襲殺大宋歸民一事,關中將士大為憤恨但有心無力,關中守將莫雲飛下令全軍堅守關城,任何人沒有軍令不得出關,但若是有大宋歸民或是漢家百姓前來叩關,可開甕城側門以入。
密雲古北道一事已經在軍中傳遍,莫雲飛敬佩那五百破虜營的將士,但卻不能出關幫助百姓,這世上總是不缺英雄,也正是這些打破常規的英雄才使得人們心中的希望沒有被毀滅,朝廷對他們的沉默已經是最好的表示。
若是自己在這個時候開關,定然會讓遼人有可乘之機,無論遼人時候攻城,自己都將山海關陷入關破的危險之中,朝廷不會再一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莫雲飛需要一道軍令,一道來自樞密院或是官家親自下旨的命令,否則守城的將士絕不能有一人出關掩護百姓撤離。
無論是趙禎還是狄青,亦或是彭七都沒有下達軍令,遼軍守將耶律浩對大宋歸民的襲殺已經日漸瘋狂,他出生皇族,知曉其中的利益往來,一旦開了這口子,以後投靠大宋的百姓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