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禎看來,眼前的燧發槍就是曆史發展的大勢,也是軍事革新的開始,棘輪弩是好,但和眼前的燧發槍比起來,那差距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在不同的事情,弩箭和火槍之間的距離也在變得不同,開始的時候棘輪弩甩火槍三條街,可現在火器營的燧發槍甩了棘輪弩三條街。
現在的燧發槍已經不是當初裝填速度極慢,沒有膛線靠運氣的燒火棍了,它擁有了簡單快捷的裝填,以及可靠的打火裝置,大宋前裝式線膛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已經能夠達到四百米開外,而神臂弩的最大射程隻有三百多米。
在原本的戰場上神臂弩是獨霸一方的遠程利器,但現在,在火槍的麵前,在成熟的改良和應用之下,差距越來越明顯。
大宋的燧發槍已經變得極為先進,甚至領先於原本存在它的年代,鉛製米尼彈的應用使得線膛燧發槍的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已經能負擔得起在戰場上的點名射擊。
更加變態的是,大宋的格物院和火器營的工匠在弩箭原有望山的基礎上,給了火槍以更加精準的瞄具,這種瞄具類似於後世步槍上的覘孔瞄具。
就是和在槍口的上方增加一個突起,在後麵的打火處上增加一個圓環狀的望山,在三百步之內用圓環和突起罩住敵人就行,在三百步外稍稍根據經驗稍稍抬起望山…………
趙禎已經被這種超時代的設計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在詢問火器營中的工匠之後,工匠的話讓他久久無語:“啟奏官家,這東西其實就是望山,隻不過原來望山的前麵以弩箭的箭尖為標,而火槍的彈丸比弩箭飛的更加平穩,便用這凸起為標了!”
原理是很簡單,但是要想在固有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就需要大膽的創新和反複的實踐,最為需要的便是突破性的思維方式,而大宋的格物學者恰恰擁有這些。
手中的燧發槍精美無比,趙禎甚至不能挑出它的毛病,眼下這東西唯一的不足怕也就是槍托不是很附和人體工學的設定,而當他提出之後,火器營的匠人們天人交戰許久之後才呐呐的開口道:“官家,那東西華而不實,雖然用這舒服,可也要增加成本,實在得不償失,一個簡單的弧度能卡在胳膊上便可。”
趙禎呆了一下,看著匠人們的表情,他知道,眼下提出這種想法是多麼的愚蠢,大宋的火槍造價本就高昂,再為它增加成本,簡直就是傻X…………
製造火槍的目的是什麼?還不就是他的操作簡單,可用於實戰!若是因為一個槍托和握把加長生產周期和成本,真是如匠人們所說那般得不償失。
摸了摸槍聲,趙禎再次舉槍射擊,在微微的秋風中,燧發槍產生的煙霧很快散去,嗆人的味道也消失了,隻有那個倒下的標靶顯示著燧發槍的犀利。
趙禎摸著火槍光滑的木托,喃喃自語:“這東西就是大勢所趨啊!”能近戰肉搏,能遠程射擊,能快速移動,能車馬並行,這樣的兵器對於現在的戰爭來說已經趨於完美?!
而線膛燧發槍已經足以取代弓弩出現在戰場上,平射的武器永遠要比拋射來的精準,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酒在一旁給趙禎地上一塊溫度剛好的手巾,露出驕傲的笑容:“官家,這火槍如何?能否拋棄那些長槍手單獨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