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為賊!(2 / 2)

趙禎對此深惡痛絕,這也是他回朝之後燒的第一把火,大宋的官製必須做出改變,即便朝中百官反對,趙禎也有足夠的理由。

當三才吊著嗓子宣布散朝的時候,一大堆官員選擇留身奏事,趙禎瞧了一下,其中大多是保守的老臣,其中最為德高望重的便是資政殿大學士、吏部侍郎李若穀。

李若穀出身於書香名門,官宦世家。其祖父李光義,字匡正,五代時進士。早以博士受經,曆任陝西扶溝縣主薄、潁上縣令、太子右讚善,後漢時還是朝議大夫。

其父李良弼,字夢得,五代時進士,曆任濟州防禦巡管、宿州團練推官、廬州府錄事、觀察節度使等職。

而到了李若穀便更是中興,雖然不是身居要職,但曆任宋太宗、宋真宗、以及現在三朝,德高望重,名聲甚嘉,乃三朝元老!

他的出現也給了許多人定下心來,這時候就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為反對派出頭,對於趙禎的這次改革來說,朝臣當中不開口的大多便是支持的,他們雖然支持,卻沒辦法發表自己的觀點。

並非是不情願,而是有著自己的考量,若是成功最好,但若是不成,以後還如何與同僚相處下去?朝中的人都是聰明到家的,當李若穀站出來之後,便沒人再開口了。

他不僅是領頭者,更使得所有朝臣都有了一塊擋風牆………………

三朝老臣出來,趙禎自然要召見,李若穀為人如何趙禎心中有數,但他不明白,這個老臣向來是最會站隊的,並且把朝堂看的清清楚楚,怎麼會在這個時候犯糊塗,成為別人手中的“馬前卒”?

李若穀進入後殿等待的時候,大殿之中的官員便也不再堅持,陸續的離開,他們知道隻要李若穀上前,皇帝便不會召見自己。

一群臣子三三兩兩的走出殿門,而走在最前麵的範仲淹卻被蘇洵拉住:“範相公,這李子淵是怎麼了?居然挺身而出,都如此年紀了,不該明哲保身嗎?以他之資曆,少說也能得一個太子三師之類的致仕。”

歐陽修就在邊上,望著蘇洵道:“這誰家的東西被動了,誰家人不心疼?”

但歐陽修卻默默不語,望著乾宇殿高高翹起的飛簷忽然轉頭道:“他是三朝老臣,這三朝之中有多少的風浪爾等可知道?”

見兩人搖頭,範仲淹冷笑道:“太多太多,但他李子淵能曆三朝而青雲直上,說明此人極為精通官場之道,怕是這次並非是反對官家!”

範仲淹的話讓歐陽修和蘇洵兩人猛然一驚,對啊!所有人都以為留身奏事的人是在反對官家,可若是他李若穀並非是反對,而是支持呢?!

如此一來便可給予所有反對的人一個大大的措手不及,也能使得官家的改革得到鼎力相助,顯然這個時候李若穀的所作數為乃真算是“雪中送炭”。

三人不禁相視苦笑,蘇洵無奈的擠出一句:“老而不死為賊!”

13464/481595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