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2 / 2)

而事實上呢?聖人之言有的時候很簡單,就是在表達本來的意思,越是過多的解釋,荒謬的地方便越多,這也是為何後世儒家經典變成滿紙荒唐言的原因。

聖人之言是表達當下的意思,你非要去過多的解讀,隻能得到錯誤的答案,曆代王朝對儒家的研究越“深刻”反而得到的錯誤便越多。

因為學問是要靈活使用的,就像是邏輯思維一樣,隻是一種方式,做人做事的方式!

而技術則完全不一樣,格物是聖人提出的東西,講究便是不斷的研究事物的本質以獲得知識和真理,但它卻被束之高閣,成為一句“格物致知”的口頭禪。

文人知道格物致知,但卻不知道它存在於世間的各個角落,人們隻知四時交替,卻不知為何會有春夏秋冬,人們知道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卻不知為何會有如此變化。

如此一來“格物致知”豈不可笑?

但這一切到了大宋,到了趙禎統治的時代卻不一樣了,格物被徹底的劃分出來,被明確的列為一個科目,與儒家經典的地位不相上下,趙禎甚甚至在不斷的努力,讓它超越儒家經典的存在。

為何?

因為格物在不斷的變化,在變化中給人帶來各種各樣的利益和好處,這些是能用肉眼看見的東西。

還有別的問題嗎?

當然有,趙禎兩世為人發現了另一個致命的缺點,因為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東西方之間的不同!

儒家經典對人的要求往往是守禮,上下尊卑分的明明白白,西漢的董仲舒以一人之力把華夏按在一個框架之中數千年,三綱五常便成為了華夏甚至是周邊王朝的誌高準則。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一出,人們便在框架中不斷的打轉,並非是這三綱不好,而是它的約束性太強。

規矩被人視作比性命還重要的東西,進而延伸到了所有的地方,格物的問題也就出來了,匠人的精神在不斷傳承的同時也受到了限製。

徒弟想要創新,往往還沒動手便會被師傅斥責,老祖宗的規矩不能壞!這是啥?孝道的延伸嘛!

於是乎徒弟做的不是反抗,不是創新,而是老老實實的,誠惶誠恐的給師傅認錯………………

趙禎忽然笑了,一個人站在喧鬧的工棚之中,笑得就像剛剛撿到寶的孩子,三才還是頭一次見到官家露出過如此笑容,眼睛都眯在了一起。

三才習以為常,但其他人就不一樣了,曾公亮有些好奇,為何官家看著一個光著膀子,露出渾身肌肉不斷打鐵的漢子露出如此笑容,但又不敢上前隻能懷著好奇的心態各種揣摩……

眼下最倒黴的人便算是被趙禎盯著的漢子。

渾身僵硬動作千百遍的動作都顯得生疏許多,身上的汗水也不再是熱的,即便是被爐子烤的火熱都覺得脖後梗冰涼。

13464/47160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