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俙恍然大悟:“官家原是如此想法,妙,妙啊!如此一來不用催促各軍集結,自己也就不敢懈怠了!”
馬車的速度逐漸減慢,趙禎走下馬車後便瞧見精神煥發的蘇軾,這小子在馬車上睡了一晚也沒覺得什麼不舒服,趙禎躺了一晚便覺得渾身腰酸背痛。
下了馬車之後趙禎也沒打算原地休息,隻不過稍稍緩和一下肌肉便騎馬繼續趕路,越是到了這個時候,趙禎越想趕快解決後患,這是人的本性。
騎在馬背上的趙禎心中這才舒服一點,雖然這次對遼朝的滅國之戰準備的很詳細,但他心中依然覺得不夠,不光是要擊潰契丹,更是要徹底征服整個草原。
近四百萬的兵力可以說是華夏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兵,這不是逐漸用兵,而是一次投入如此大的規模,即便是後世也不曾見到過。
這場規模宏大,目的彪悍,戰鬥慘烈的戰爭是趙禎未曾預料到的,他知道滅國契丹會很難,很麻煩,所以從始至終趙禎都不願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他想要一點一點的蠶食契丹,事實上他做的已經很多了,析津府,西京道,中京道,東京道,原本巨大的遼朝被他一塊塊的割肉成契丹。
現在就剩下一個上京道和西域還在契丹人的手中,但這裏卻是契丹地域最大的地方,也是最難征伐的地方,畢竟契丹興於草原,若是契丹人放棄城池集中力量進行突圍,大宋依舊難以進行合圍。
但………………
趙禎相信契丹人絕不會放棄他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情願背負城池背水一戰,也不會想要放棄這些再次回到逐水草而居的日子裏。
想要獲得好的生活就必須要舍棄一些東西,安逸的生活會讓人的理性占據感性,也會讓人放下本性中的勇氣,戰鬥之心可不是什麼人都有的。
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可以任性的放手一搏,可當你負重前行的時候,就再也做不出放手一搏的事情來。
眼下的契丹正被華麗的枷鎖困住手腳,一個城池也不願丟棄,因為在城池之中有著大量的人口和財富,所有的資源都被集中到了城市之中。
這是遊牧民族開始轉變的特征,他們從未享受過如此便利和繁榮的生活方式,效仿大宋讓他們覺得很好,很幸福,可同時也背負起了一個巨大的負擔。
所以趙禎投入了四百萬的兵力對契丹進行包圍,這一數量完全碾壓了契丹的軍隊,即便是契丹人全民皆兵也不是大宋的對手。
從一開始趙禎的戰爭策略便是從正麵硬鋼,同時包圍契丹人,讓他們無處可逃,最終向大宋妥協,和黨項一樣,要麼融入大宋,要麼成為大宋的一部分…………
自始自終趙禎都沒給他們別的選擇!
因為隻有勝利者才有選擇的權利,失敗者隻能接受統治。
13464/46867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