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2 / 2)

他們的死也算是契丹的一次涅磐重生,無數的財富向皇城之中湧進,不斷的有馬車載著貨物,錢財,糧食進入皇城,而這個時候才是蕭撻裏計劃的開始。

砍掉腐肉不過是契丹的開始而已,接下來要為契丹拚搏一個未來,而這並沒有那麼容易。

蕭撻裏的目標很簡單,計劃更簡單,隻有一個——北遷!

張儉早早就在上京城的西北之地經營多年了,這是從契丹開始富貴之後,他早早坐下的後路,財富多餘的契丹朝廷不知道把錢花在什麼地方,每年囤積在國庫之中,在他眼中就是浪費。

然而把全部的錢都用在城市化上,張儉覺得有些浪費,而且用不掉,不如投入到需要的地方,比如建設契丹的北方。

上京道中不光隻有臨潢府,還有廣袤到無邊無的草原,草原上不光有契丹人,還有許多遊牧民族,他們驍勇善戰,他們並未受到契丹的改變而改變。

於是張儉便在草原上的重要地區建立了城池,加大了契丹對草原的控製力度,這樣一來,草原便成為契丹的後備之地,以防萬一之所。

大宋的城池以高大為主,但在草原上不光是高大就可以的,主要是廣闊,草原的城池要比尋常的城池大上許多,是普通城池的五六倍有餘,甚至大到七八倍!

說是城池,不過是高高的夯土圍牆而已,而城中並非都是木質建築,而是以帳篷居多,隻不過讓城池作為草原的聚居之地。

但這樣的好處也體現出來,物資交換的速度,技術文明的交流等等十分便利。

草原上的牧民可以帶著全家趕著牛羊抵達城池,然後直接進入城池之中,在官府劃定出來的地方安營紮帳,這就是一戶人家,待他們補充貨物,交換所需之後,便可收起帳篷再次離開。

這樣的便利和快捷實在是為草原人做了一件大好事,而這些城池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

雖然沒有公路,但馬兒在草原上的速度並不慢,沒有用雙腿趕路的人,大家都是騎馬而來,騎馬而去,沒人拖泥帶水的浪費時間。

現在最為重要的是如何北遷,上京城的規模雖然不如當年的東京城,可人數,財物也不再少數,這些通通需要調遣,需要統籌,沒有張儉坐鎮,萬萬不行。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隻能留下張儉作為善後之人,由他處理上京城的事情,並把宋人的大軍攔截在這裏,時間越久越好,越久便能讓宋人沒有追擊的時間。

可宋軍人數何止百萬?如何能讓宋軍把所有兵力集中到上京城?

唯有把騙局做的漂亮,瞞過天下人的眼睛,所以張儉想出了一出暗度陳倉之計,利用今夜的突變割掉契丹“腐肉”的同時,擾亂宋人的目光,讓宋人把所有的目光都定在上京城的身上。

13464/4678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