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母城的不斷擴建也引起了蔡伯俙的注意,契丹人怎麼會有錢來進行如此宏大的軍城?契丹人是富有,可也不會如此富有!
是誰設計了這座城池,怎麼從未見過但卻覺得非常實用?
而困擾蔡伯俙的最重要問題便是契丹人到底從西方的貿易之中積累了多少財富?
別的都不是什麼問題,唯獨最後,一點即便是大宋的密探都不清楚。
甚至連契丹人自己也沒有多少人清楚財富的價值,他們隻知道朝廷的錢像是永遠花不完。
不斷擴建的城池需要大量的勞役,而和大宋一樣這些勞役並非是無償勞作,而是要給工錢的。
而朝廷發放的也不再是紙做的官鈔,而是銀角子。
之所以叫銀角子,乃是因為這些其形狀是規格一樣的三角形純銀錢幣,一個模子裏倒出來的,不光大小一樣,連上麵的紋路也一模一樣。
大量的銀角子流入契丹的市場,成為硬通貨,也有一些金角子出現,成為更值錢的貨幣,這些東西都是真金白銀,完全不用擔心它們如官鈔一樣淪為廢紙。
而且手中有官鈔的人可以前往朝廷兌換成金銀角子,即便是大宋的交鈔也不例外,雖說稍有損耗,但誰不願意去兌換?
可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大宋的交鈔更加值錢,契丹朝廷兌換出的金銀角子並不是足色的,其中的雜質影響之下的純度完全不能與大宋的金銀相媲美。
但對於驚弓之鳥的契丹人來說,能兌換就已經是極好的了,還有什麼可挑三揀四的?
再說若是真的想要賺錢,在巨母城中充當勞役便可,每天足足有兩枚銀角子可拿,積少成多之下,總會有富裕的一天。
而蔡伯俙知道,這些東西並不值錢,隻不過給了契丹百姓一個更加珍貴的東西,希望。
大宋的官鈔在契丹並不流通,隻能購買大宋的商品,可是隨著契丹與大宋之間的戰爭,這一行為成為最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乎百姓手中的官鈔就徹底淪為廢紙,除非他們能拿著這些錢前往大宋購買商品,最好的止損辦法就是從朝廷低價兌換金銀角子。
雖然在百姓手中這些大宋官鈔花不掉,但到了朝廷手中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有錢想要花掉很難嗎?
契丹朝廷不斷的通過一些秘密渠道,大量的使用大宋的官鈔換取物資,其中甚至還有金銀器皿,而且大宋的官鈔不光在大宋境內通行,在所有和大宋有貿易來往的國家都能隨意使用。
因為特殊的紙張技術以及彩印和鋼印,大宋的官鈔基本上就沒有人能仿製,並且仿製的成本太過高昂。
一張一貫錢的官鈔你要花五貫錢才來仿製出一張一模一樣的,你還仿製個什麼勁,虧不死你!
而粗劣的仿製輕而易舉的就能被發現,除非眼神不好的人,否則別想把手中的假官鈔用處去,而且有極大的風險,在這個封建時代,刑法相對後世可是重了不知多少倍。
藏匿假官鈔一貫者,徒六年,單單是這最輕的出發已經讓人望而卻步了,何況是在此之上的?
一些鋌而走險的人基本上都被判處了大辟的極刑,時間一長再也沒有人敢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