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九章戰鬥不止(1 / 2)

二月雖然開春,可在塞北之地卻是完全沒有春天到來的景象,那句“二月春風似剪刀”也不足以形容這裏的酷寒。

人在室外,若是沒有足夠的保暖衣物,隻需一刻鍾便會被凍僵,這場倒春寒連臨橫府的老人都極少見過,也阻礙了趙禎的計劃。

王韻請旨,暫緩出兵,待天氣轉暖之後,另做打算。

但趙禎駁回了他的提議,對於大宋來說,寒冷是敵人,但對於契丹來說,一樣是敵人,甚至他們麵對的要比宋軍更殘酷,趙禎不相信契丹人能有更好的取暖方法。

這火坑雖然不錯,可需要的燃料實在太多了,麵積越大,所需的燃料也成幾何倍增長,與大宋的火炕可謂是天差地別,估計當初契丹人也沒有想到“環保節能”這一出。

寒冷對契丹人的糧食也是一項重大打擊,巨母古城中雖然也有糧食,但是應該不夠這麼多人消耗的,而契丹人移動的糧倉,牛羊馬匹之類的在嚴寒之中怕是夠嗆。

大宋對契丹早已就開始了糧食禁運,一粒米,一塊麵都不能離開臨橫府,跟不能進入契丹人控製的地區。

說來也是諷刺,寒冷並不能對大宋的火器造成多大的削弱,反而是冬日裏幹燥的環境讓宋軍的火器的以有效保存,這裏雖然冷,但卻沒有降雪,空氣中的濕度並不大。

並且這一次出動的並非是騎兵,而是全部由改裝馬車運送的步兵,這些馬車之中有取暖的爐子,這些爐子都是經過改裝的爐子,所用的也都是煤炭而非木炭。

高高的煙囪從車廂的正中間伸出去,如同普通人家用的一樣,這使得有毒的煤煙和一氧化碳不會倒進車廂,反而隨著煙囪離開。

當然也要配備專門的煤車保障煤炭的供應,而這些早已是準備好的東西,在奪取上京城之後,大宋的煤炭,煤餅便開始向這裏運輸,很快就把儲存的倉庫堆滿。

趙禎特意下旨,在上京城的皇宮邊上開辟了兩座倉庫,專門用來存放煤炭和煤爐以及保暖的帳篷之類。

至於棉衣,毛衣,三司更是早早就準備好,上京城一拿下便整車整車的運達,這些都是軍需品,直供軍隊所需,而臨橫府開設的工廠還沒有多大產量,卻是供給整個臨橫府所用。

這些安排都是為了長久的打算,趙禎打算把臨橫府打造成大宋的“取暖器材”產地,這也算是有地域優勢。

一輛馬車之中配備了一個火爐,一個大茶壺,外家足夠吃喝一個月的炒麵壓縮幹糧,還有一些臘肉,肉幹之類的東西,可以說這一次趙禎是投入了不少的資源,為的就是給大軍創造優越的條件。

讓將士效命,自然要給人家基本的保障,吃得好,穿的暖,住的踏實。

大宋的匠人也是技藝高超,每輛馬車的車廂都是活動板房的行事搭建而成,這不算什麼,最精巧的地方在於這些馬車的車廂雖然是拚裝的,卻能有極好的保暖效果。

晚上的時候車廂的四壁都能放開,用苫布搭建帳篷,火爐依舊在燃燒,整個帳篷的保暖不成問題。

衣食住行都解決了,大軍的行軍也就不成問題了,趙禎對此非常滿意,看著無數的戰車離開上京城,趙禎覺得此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