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他們的契丹血統,這些契丹人更加認可的是草原上部族的身份,很自然的站在了阻卜部盟的一邊,而契丹在他們的眼中不過是一個衰落的部族而已,而且還是個被大宋時刻盯著的部族。
於是乎有些契丹人自己便隱藏下自己的身份,不願和契丹再有任何瓜葛,其實這就是草原上同化的一種形式而已。
巨母城和靜邊城中的饑荒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百姓擁擠在這兩座城池之中,原本附近草原上的契丹人也已經呆不下去了,隻能向巨母城趕去,出於對皇帝的信任,他們相信女皇不會放著他們不管的。
還有一些人的想法是巨母城中一定有糧食,難道皇帝不要吃飯?而另一邊的靜邊城也開始出現動蕩,有些稍顯富貴之家開始向巨母城而去,他們希望在那裏能買到糧食。
隻可惜這一切都是癡心妄想,大宋對契丹進行了糧食禁運,而另一邊的草原上卻在進行著如火如荼的戰爭,這是趙禎早就安排好的一步棋。
別以為趙禎就是閑著沒事做的,他的思考往往要快契丹人一步,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放鬆對契丹的進攻,雖然在軍事上的進攻停止了,可對於契丹其他地方的進攻卻一刻也沒有停下。
事實上對阻卜部盟的進攻就是在對契丹的進攻,在自己受到威脅的時候還會去想著為被人提供幫助嗎?
自身難保之下,阻卜部盟對契丹的糧食援助便消失了,並且大宋在這段時間不斷的以烏孤山為界限,盡可能的向北派出遊騎,不是為了刺探情報和戍邊,而是為了盡量攔截可能會出現的運輸隊伍。
最終還是如趙禎意料的那樣,阻卜部盟並沒有往契丹控製的巨母城方向運送食物,自顧不暇的時候誰還有空管別人?
如此一來大宋等於在進攻阻卜部盟的時候順便切斷了契丹人的補給,使得巨母城和靜邊城兩座城池變為孤城。
這是趙禎從戰略上的出發,否則也不會輕易對阻卜部盟用兵,更不會輕易的派出十萬背嵬騎軍,這是大宋最為精銳的機動力量,用來攻打草原上的不足沒有什麼,但沒有必要出動這麼多。
最好的辦法是以草原戰勝草原,投入少量的大宋騎兵,以北戍司軍和貝爾軍以及烏骨敵烈統軍司三部草原騎兵為主力,有了大宋的武器裝備加持,又有軍功的鼓舞,相信阻卜部盟根本無法抵擋。
但趙禎調用背嵬軍一方麵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希望練兵,背嵬騎軍可謂是身經百戰,在草原上戰鬥過,在高原上訓練過,經曆了燕雲之戰和之後北伐的大小戰鬥,唯獨沒有經曆過長久在草原上的奔襲作戰。
這一點是背嵬軍的盲區,也是趙禎擔心的地方,因為進攻契丹不能采用草原上的部族,並非是不信任,而是對朝野上下沒有交代…………
13464/455694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