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2 / 2)

稍稍頓了一下,趙禎又道:“再說了,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過上好生活?在大宋讀書可是一條公平的出路,但讀書人要科舉,各地學園,學院招收之人必須為我大宋戶籍者……”

“這不算逼迫?!”

“一切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更好,或是勉強,他們可以從中挑選,朕絕不會逼迫他們,隻不過人往高處走,這是天性罷了。”

趙禎說完便對三才交代道:“以往朕到了蔡伯俙的地頭,他可是早已上前侍奉的,怎麼朕今日到了還不見他?”

三才苦笑道:“官家,您可不知道,最近蔡駙馬可是忙的腳不沾地,焦頭爛額!”

“為何?”

三才瞧了蕭撻裏一眼,小聲開口道:“因為契丹人來了,六十萬契丹人便是分撥抵達也需要好生維持,官家您可瞧見城中有一絲慌亂?這可都是駙馬的功勞!”

趙禎點了點頭,確實如此,蔡伯俙這小子知道把契丹人安置好便是對自己最大的侍奉。

既然到了上京城必然要小住一下的,也算是重回故地,邊上的蕭撻裏眼神已經放空,思緒怕是已經飄到了別的地方。

“那就在上京城中住兩天,朕要看看他蔡伯俙把上京城經營的如何了,這裏可是大宋與草原的要衝之地,也是貨運中轉的重鎮!”

三才就知道會這樣,躬身施禮道:“奴婢明白,這就派人安排,蔡駙馬定然會來侍駕。”

待其走後蕭撻裏才開口道:“此乃我契丹的傷心地,官家何必如此……”

趙禎起身打開聖駕的車門,馬車緩緩停下後才開口道:“下去看看吧!看看你契丹的上京城和我大宋的上京城有何區別。”

車駕走的是正門禦道,隻不過上京城的規模再次擴大了,在原本上京城的城外修建起了郭城,原本的契丹外城反倒是變成了內城。

所以剛剛看到的一切隻不過是上京城郭城中的景象而已,而郭城中最多的便是向大宋遷徙的契丹人。

原因無他,上京城的人口迅速增加,蔡伯俙早早的預料到了這一切,從他回到上京城赴任的第一個月便定下了擴建的調子。

因為他看到了草原的未來以及和中原互通的巨大潛力,草原上物資匱乏,商品奇缺,而對於大宋這個製造業發達的“怪獸”來說,草原市場要遠比海外市場要有利的多。

而大宋通往草原的城市便成為重要的紐帶,離開京畿路的神都城之後,一路北上,北京大定府以及上京城都將成為發展的契機。

中京大定府和上京城一樣得到了闊擴建,為的就是加強他們的職能,更大的城池意味著更多的百姓和貿易,也意味著更多的商賈和利潤,當然還有駐軍。

13464/510068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