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1 / 2)

“天之道在法,不在人,陛下開法治之先河,千古未見聖明之至也!”

最先拜下的是身為宰執的範仲淹,他比誰都清楚趙禎的意思,畢竟是宰執大宋名義上的相公,負責朝堂政事,他和趙禎之間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以法限製皇權,這還是極少聽說過的,畢竟皇權高於律法這誰都知道,連法律都是皇帝製定的,怎麼能完全限製皇權?

但有一點,最少可以部份限製皇權,這也算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有總比沒有的好。

隨著範仲淹的舉動,朝臣們也開始呼應,他們也明白趙禎的用意,隻不過他們不想第一個出頭而已,明明是好事,但卻需要一個人頂在前麵,而且這個人要位高權重才行。

範仲淹的表態無疑是最好的信號,朝臣們如此附和,百姓自然不能落後,而且趙禎這種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的行為使得百姓真心崇拜,作為世間權利最大的人,能在大宋如此巔峰的狀態下宣布約束皇帝的權利,這怕是連聖君也做不到的事情吧?

知識的想法誰都有,隻不過趙禎的私心小一點而已,經過後世高等教育的他已經把皇權看成一個文明落後的象征,沒辦法,滿清給他留下的印象太過糟糕。

但也讓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漢家文明所孕育出的皇權有時候也能發揮相當不錯的效果。

趙禎從不認為律法能限製皇權,在大宋唯一能限製皇權的東西隻有一個,皇權……看似很矛盾的話卻是事實,除非皇帝自己想要限製皇權,否則任何人都無法限製。

皇權和相權之間的爭鬥其實到了大宋基本就不存在了,所謂的爭鬥是需要倆個力量相當的人,但在大宋皇權已經全麵碾壓相權,朝臣們在皇帝麵前連坐下的權利都沒有了。

行政大權被眾多的參知政事劃分,財權被三司專轄,至於兵權更是被收歸皇帝,樞密院甚至沒有直接調動軍隊的權利。

而在趙禎麵前,相權更是完全崩壞,六部的權利得到加強,再一次對所謂的相權進行分割,現在的宰執更多時候像是皇帝的秘書長。

雖然如此但宰執之位卻不可小覷,畢竟是大宋的宰執,朝臣們甚至是皇帝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依舊需要他給出建議。

趙禎知道宰執之位不能取消,一旦取消就意味著大宋沒有宰相這個官職,宰執的權利會再一步劃分給下麵的人,這樣一來權重者隻會原來越重。

曆史上的明朝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老朱血氣方剛,直接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一職,但皇帝畢竟是凡人,全國上下的政務即便是通過六部處理,到了皇帝手中的依舊是浩瀚的工作量。

趙禎是深有體會的,若是沒有三省怕是自己要累死,所以他對老朱把天下政務集權在手的能力大為感佩。

但老朱他能如此,可後輩子孫卻做不到,內閣的出現是必然,由文官組成的內閣製度看似權利分散一點,但事實上他們加起來的權利要比原先的相權更加大。

並且一旦內閣不和,整個國家的政治體係和日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明朝的內閣爭鬥幾乎貫穿整個王朝的始終,但有了宰執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