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2 / 2)

既然是無法改變的事情,那自己為什麼要去毀滅來之不易的改變呢?

時代終究要前進,人類終究要走向更高的文明,那就讓自己作為華夏的先驅,早早的買下這個跳板,待到時機成熟,助華夏這條巨龍騰飛…………

眼下大宋的疆域已經足夠大,而接下來就是需要讓塞爾柱人服軟,讓圖格魯克把重心放在防備西方上去。

大宋和塞爾柱的戰爭一定要贏,隻有勝利者的“仁慈”才能讓圖格魯克放心把軍事力量部署到西方,去對抗不斷崛起的西方世界。

說來可笑,大宋的發展不但幫助了塞爾柱帝國,同樣也幫助了歐洲,這麼多年來大宋一直在東正西戰,一直在向西方提供貨物。

這導致了全球性的貿易活躍,塞爾柱人發財了,國力迅速增強,歐洲人也富裕起來了,貿易也給他們帶來了紅利,世界上不缺乏聰明人,不是隻有大宋的商賈才會賺錢。

就連天竺人都在大宋的大規模貿易之下開始膨脹,大宋的戰爭讓趙禎無暇他顧,誰讓華夏正處於一個混亂的時代?也讓其他勢力蒙頭發財。

趙禎對塞爾柱的進攻事實上有一種警告的意味在其中,他要讓塞爾柱人知道,大宋有能力輕鬆的打垮他,隻是不願這麼做。

同時也讓西方世界知道,大宋的強大不是他們能夠挑戰的,他們的敵人不是大宋,而是近在眼前的塞爾柱人。

讓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發生衝突,發生戰爭,發生混亂,然後大宋在後麵坐收漁翁之利,這才是最有利的格局。

戰爭是和平的手段,之前趙禎不太理解這句話,曾經還是理想主義的他認為戰爭就是戰爭,會引發更多的戰爭,報複等等問題,後世不也是如此?即便是以米國的強大依舊能受到小小組織的威脅?

現在他理解了,那是因為米國還不夠強大,在這個時代大宋的強大完全淩駕於後世的米國,超越這個時代的科技,文化,智慧等等諸多領先的因素雜糅之下的大宋已經是類似於更為高等的文明存在。

現在的大宋可以碾壓任何一個文明,而十年後的大宋,二十年後的大宋會更加強大,所以和平這東西卻是能從絕對強權總誕生。

趙禎盡量的不去再想的更遠,在角樓上這種安靜的環境中他卻總是會產生遙遠的想象,邊上的三才和範仲淹已經不敢說話,靜靜的看著眼前這位自信的快要飛起來的君王。

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趙禎,不準確的說三才曾經在皇宮的闕樓上見過一次,但卻沒有這次來的震撼。

靠在椅背上的趙禎猶如神人,渾身上下透露出一股常人不敢靠近的氣息,這種氣息他說不上來,但卻能真實的感受到。

而範仲淹卻知道,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己站在一個神的麵前,卑微,無比的卑微,自己仿佛一個可憐而又無知的小小螻蟻,在麵對蒼穹一般的浩渺,那種無限的廣大讓他心生恐懼!

13464/4963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