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辟蹊徑(1 / 2)

趙禎出了章台殿便立刻恢複了清醒,論酒量他還是可以的,這麼多年來真真醉酒的次數並不多,為了應付嗜酒的大宋官員,也隻能如此。

大宋的武將還好,為了不在君前失儀,所以即便是飲宴也很注意,但文官就不同了,大宋的文官幾乎個個都能喝酒,開國以來醉死的都不在少數。

而且文官在君前失儀不是一件壞事,反倒是附庸風雅的事情,不光可以醉酒,還能順便把官家飲宴用的器具帶走…………

“官家,鴻臚寺的官員把仁欽桑波安排在了倌驛之中,還詢問不知何時再讓他進宮?”

趙禎抬腳往後宮而去,一邊走一邊道:“告訴鴻臚寺的官員,眼下不急,把仁欽桑波晾一段時間,朕不覺得他已經被逼到了極致。”

三才躬身告退,把消息傳遞給鴻臚寺,有的時候他根本就看不透趙禎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眼下當是最好的時機,官家卻要拖延,的確現在拖延確實能壓迫仁欽桑波,但同樣的也會壓迫大宋。

這不光是對吐蕃貴族的施壓,也是對大宋本身的消耗,時間拖得越久,對吐蕃不利的同時對大宋也不利。

不能坐看角廝羅坐大,這是大宋上下一致認定的事情,高原的環境太過惡劣,宋軍將士上不得高原,這樣的作戰本就是一種極大的負擔。

即便是每年訓練士兵也不能和土生土長的高原勇士相提媲美。

所以大宋的朝臣們把目標放在了高原的自身上,他們的邏輯思維便是高原如果一直動蕩下去,一直割據下去,大宋便沒有威脅。

這種想法不能算是錯的,即便是趙禎也會同意這種思維方式,一條路走不通那自然就該走另一條路。

人的思維慣性便是如此,所以當趙禎看著給自己奉茶的趙旭有理有據的說出這一觀點的時候,趙禎很欣慰,這孩子的思維很不錯。

“父皇,兒臣以為現在當以吐蕃貴族為重籠絡之,再以物資馳援,出兵青塘,斷角廝羅之後路,如此可使角廝羅內外受阻。”

皇後望向兒子的眼神充滿欣喜,趙禎同樣如此,他們都知道這是趙旭自己的理解,而並非是朝臣們或是東宮的幕僚所出謀劃策。

“旭兒著實下了功夫的,朕甚是滿意,但你可曾想過吐蕃會永遠這般紛亂下去嗎?互相之間的攻伐已經持續百年,但這是不會長久的,你覺得仁欽桑波出現在神都城是為了什麼?”

趙旭一時間愣住,皺著眉頭道:“莫不是來向我大宋求援遏製角廝羅的?”

趙禎擺了擺手:“也許是,也許不是,但你有沒有想過角廝羅在不斷畢竟,仁欽桑波前來神都求援,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但我大宋卻要慎思之,若是給了那些吐蕃貴族以抗擊角廝羅之本會怎樣?會不會成全了他們,或是可不可能成為角廝羅的助力等等。”

“父皇的意思是?”

趙禎喝了一口茶水:“現在咱們掌握主動,倆個猴子拚殺正酣,鋤強扶弱不行,持強淩弱也不行,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在動手,到時豈不是事半功倍?”

“父皇的意思是要殺上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