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多名邊軍的老兵,這些人雖然在邊軍呆的時間足夠長,身上有些老兵油子的習慣,但不得不說他們是極為老練的精銳。
他們相比上四軍或是背嵬軍來說雖比不上這些人的號令統一行事一致,但這些人更加世故圓滑,更加善於隱藏自己。
這些人已經是死人了,被大宋釘在恥辱柱上的死人,兵部甚至把他們的名字通告天下,所以他們再也沒有光明正大的出現在這世上的機會。
趙禎讓他們不見天日,同時讓他們把自己的過去給割裂掉,再也不能去見自己的家人,隻能在黑暗的角落中遊走。
苟活下來的一千八百多人趙禎命名為“死騎”,他們沒有了名字,沒有了家庭,沒有了活人可以享受的一切,甚至包括感情。
這樣的懲罰已經能堪比殺了他們,如同活死人一般的存在,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還有命活著,還能呼吸天地之間的空氣,也必須完成趙禎趙禎交給他們的任務。
原因很簡單,隻有這樣他們的家人才能活著,趙禎才不會懲罰那些人,家人成為這些“死騎”的牽絆。
趙禎自認為這樣的手段很陰損,甚至可以形容為毒辣,但事實上師橫等一眾死騎卻是感激不盡的,最少官家還讓他們活著,還讓他們贖罪。
他們本就應該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贖罪,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忍受作為死人一般的痛苦,不能和家人團聚又有什麼關係?
這樣的懲罰已經是官家法外開恩,也許自己將功贖罪之後還能獲得遠遠看看家人的機會也說不定。
趙禎用了世間最為羈絆的倆個東西,一個叫威脅,一個叫希望,這倆個東西單獨存在的時候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可若是一起出現便會讓人陷入難以自拔的苦難之中。
所有趙禎並不擔心死騎的叛變,這些人應該是大宋最為忠誠的人了,說來諷刺,居然是叛變者成了最忠誠的人。
現在的死騎還不足以投入到行動中,這場對大宋最後利益集團的清剿要比對付吐蕃更為重要。
趙禎已經察覺到了那些人的手段,他們就是在不斷的挑起邊釁,促使大宋早日和吐蕃開戰。
大宋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必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曆史的經驗證明想要徹底滅亡吐蕃是不可能的,高原民族和草原民族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趙禎可以驅逐所有的草原民族,可以把草原城市化,甚至可以把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屠殺殆盡,但他沒有辦法對高原這般。
高原上的氣候實在是太難適應了,這幾乎是人種的問題,平原地區的人們就是不適應高原上的氣候,從古至今都是這樣。
而且在這個時代,高原上的產出完全能滿足吐蕃人的自給自足,所以趙禎也沒有辦法通過封鎖來製裁吐蕃人,相反越是封鎖讓吐蕃人自己的技術進步越快。
所以趙禎沒有輕易的打算動手,但這場戰爭要麼便不打,要打那就要曠日持久,於是大宋的那些利益集團開始動手了。
他們要挑起戰爭,利用戰爭賺取龐大的財富,而吐蕃就是一個極好的目標。
事實上這些利益集團在賺取大量利益的同時,也在幫助大宋的軍隊,他們賺錢是賺錢,但也知道要為軍隊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否則宋軍一旦戰敗,他們將會第一個被追責,到時便是真正的在劫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