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1 / 2)

昌平縣的官道上出現了一大隊的鐵甲騎兵,高高的龍旗象征了他們的身份,官道上的百姓迅速離開,這是官家親軍的旗幟,同時也代表官家就在騎兵護衛的皇駕之中。

“萬歲!萬歲!”

這是百姓在歡呼,無論什麼原因大宋的百姓在瞧見皇駕之後都會這樣高聲呼喊,這是對天家的尊敬,但更多的卻是對趙禎的崇拜。

在百姓們的眼中趙禎乃連史書上都要罕見的帝王,秦皇漢武都不能與之相比,貞觀之治不過二十二年的時間,可自從趙禎登基即位之後,大宋就一直是治世。

同樣的,自從官家繼位之後,大宋就一直處於戰爭或是準備戰爭的狀態,但即便如此還是沒有耽誤大宋的國力發展。

這麼多年來百姓的生活似乎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奇怪的就是,兵役還在,勞役也在,戰爭在繼續,所有的之前的規矩還是沒喲改變,大宋的事情看著根本就和前朝沒有什麼不同。

但說是沒有區別,卻有很大的不同,土地變多了,大宋的疆域和盛唐強漢差不多,但事實上實際控製在大宋手中的土地卻是比漢唐多的多。

當然,百姓對趙禎最大的感激還是在於減免農稅,這是造福天下的好事,但事實上大宋減免的農稅隻是在大陸實行而已,在海外還是保留了一部分的農稅。

要不然國庫的糧食從何而來?南方是魚米之鄉,這樣的土地免去農稅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使糧食的價格降低,而北方缺少糧食,更是要免去農稅減輕農人的負擔。

所以現在的大宋極少出現糧荒的事情,一旦出現,趙禎也可以調動附近州府的糧食進行救援。

北方已經開始大量種植土豆,番薯,玉米之類的高產作物了,不光種植,司農寺還在不斷的研發新品種。

嫁接,靜心栽培,等等手段都在對這些高產的農作物進行改進,人類的祖先馴化動物的同時也在馴化植物,讓他們成為高產的農作物。

隻要人的肚子能吃得飽,國家就會穩定,這是趙禎對史書鑽研這麼多年得到的最簡單的答案。

內憂外患大多是滅國的原因,天災人禍也是相伴而生,但終究是百姓吃不飽飯,過不下去了才會揭竿而起的起義。

當然國家滅亡的根本原因和農民起義沒有直接關係,都是間接而生的事端,曆史上除了一個朱元璋外,還真沒有其他的農民起義軍獲得勝利登上皇帝寶座的,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也算不得正統皇帝。

大多數的繼任者都是實力強大的地方軍閥或是門閥,這些人現在有了另一個名字叫利益集團。

趙禎的車駕滾滾向前,坐在馬車中的趙禎閉目思索,眼下大宋最大的利益集團就是那些豪門商賈,他們有背景,有錢,有勢力,這些人聚集在一起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奮鬥”。

他們就是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大宋隱患,這些人有多少錢?趙禎自己都不清楚,三司核算不出他們的賬目,因為很多賬目根本就無從查起。

這麼多年他們跟隨大宋的軍隊開疆拓土,勢力越來越大,培養的官員越來越多,並且還有一種特殊的洗腦方式,用商賈的經濟理論給大宋給年輕的官員洗腦,讓他們知道經濟是國家的命脈所在,維護大宋的經濟和這些利益的既得者就是維護大宋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