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讓各族之間沒有隔閡,想讓所有人都融入漢家百姓對行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趙禎可以滅掉西夏,可以毀滅遼朝,可以吞並大理,但卻無法道破人心中對壁壘,尤其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下對漢家百姓,他們心中對壁壘更加堅固。
都說漢家百姓是最具有包容性的,那是沒有見識過一個強大的盛世王朝,民族自尊心這種東西華夏古來已久。
和後世的民族驕傲相比,封建時代的民族自尊心有時可以用民粹來形容,“非吾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根本就不算什麼,還有更為激進的存在,“四方蠻夷,皆可屠戮!”
漢人的高高在上已經穿破雲霄,若不是儒家思想中禮的影響,這種盲目自大早已把漢家文明帶入了地獄邊緣。
儒家思想的好處在這時體現了出來,仁愛,守禮,越是強大越要謙遜,越是強大越要注重禮節,這樣才是君子,這樣才是真正的強者。
於是在這種思想的製約下,漢家文明雖然還會狂妄,但卻不會過界,咱們這麼強大,不能欺負小國,越是恭順的小國,咱們越要大度,越要寬仁。
所以被大宋征服的外族人在中原生活的還算不錯,商賈們不會欺負契丹人或是黨項人,因為咱們漢家強大啊!欺負他們這些亡國之人實在丟臉的事情。
對待小國也是友善的,高麗這種小國寡民的王朝根本就不值得大宋動手,聽說高麗山多地少,糧食經常不夠吃,女子甚至會袒胸露乳,實在不成體統。
琉球國上貢的石流黃成色極好,已經成為大宋貿易的主要來源,大宋和琉球國之間的關係自不用說,琉球國已經成為大宋的一個自治島國,他們的自治享有極高的權利且沒有任何人反對。
琉球國,彈丸之地,自治便自治了,有甚的事情?若是敢背叛大宋,巨艦開赴,豈有完卵?
眼下大宋四周的小國已經臣服,便是和大宋關係緊張的吐蕃也在表麵上一團和氣,角廝羅明智的希望用外交換取時間。
這是蠻夷最常用的手段,以臣服換取和平,以退讓換取發展,而大宋的製裁手段在吐蕃身上完全無效。
吐蕃是一個能自給自足的地方,在唐時便是如此,經過崩潰之後的吐蕃人明白一個道理,分則覆滅,合則依存。
大宋對吐蕃也是一個尷尬的存在,高原屏障不是那麼容易突破的,隻有國力和人口強大到無以複加的地步,才能全麵壓製吐蕃,才能讓吐蕃崩潰。
任何計謀在現在的吐蕃麵前都是毫無用處的,之前黑手曾經在吐蕃使用離間之謀,但很快便失敗了,而且損失了不少的人手。
蔡伯俙這才明白,對付現在的吐蕃根本就沒有別的辦法。
隨著國力的強大,大宋的內部矛盾越來越多,趙禎已經開始看到了膨脹之後帶來的隱患,所以他才把大政交給趙旭處理,而他主要是對付國內不斷出現的矛盾。
趙禎是個正常的人類,沒有辦法把一個王朝的所有事物抓在手中並且處理的井井有條,雖有中樞的輔助,可中樞依舊是屬於大宋的政事處理機構,能做的也隻是執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