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2 / 2)

這樣的寶庫不是有一座而是兩座,為的是把國帑和百姓的錢財分開,大宋現在不光有官鈔,更為普及的便是存錢折子,隻要有密押的存錢折子和印信密文就能從錢莊提出錢來,而且把錢存在錢莊之中還會有利息。

大宋的錢莊已經從把金銀兌換成官鈔開始向存取款以及貸款業務方向進行轉變了,而一賜樂業人的鐵律是,隻有在足夠抵押物出現的時候才能進行借貸,否則一切免談。

當然,這條鐵律也不是出自一賜樂業人,而是出自於趙禎!

當一賜樂業人把這借貸收取利息賺錢的想法上呈三司之後,幾乎得到了大多數官員的支持。

在他們看來借貸錢財給百姓應急,待其渡過困難之後收取一定的利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為何不去做?

再說利息也不是很高,靠的是量大,一賜樂業人給出的數據非常喜人,大宋各地的錢莊都開設借貸業務的話,那每年收取的利息極少成多何止萬巨!

但有一個問題便是,這些錢不是朝廷的,而是用百姓的錢去借貸,這就讓人有些提心吊膽了。

說來可笑,當官員知道這些錢來自百姓的時候,心中的恐懼甚至要遠遠超過國帑被挪用,在官員們看來若是把百姓的錢拿出去借貸生息,那就是一種大不義的犯罪!

若是把朝廷的錢借出去,賺了錢自然是好的,若是有虧損還能從別的地方平賬…………但在一賜樂業人看來,錢莊支付百姓存款利息,為的就是要用他們的錢去借貸給需要的人用,否則為何要給他們存款利息?應該收取他們的錢才對啊!

最後折中的辦法便是借貸的錢款一般來自百姓儲蓄,一般從國庫中出,若是出現問題,國家也要為百姓承擔一半的風險…………

當這份最終的方案出現在趙禎的案頭時,趙禎的目光死死的釘在了入宮奏報的一賜樂業拉比身上,仿佛要把他的皮扒開,看一看裏麵裝著的是不是“現代人”。

能想到儲蓄給息,借貸賺錢,就已經是個奇跡了,更過分的便是用國家的信用給借貸業務“背書”,再以國家財政為借貸行為承擔風險,這在後世都是極為少見的情況。

當然,若是沒有這一係列的操作,也就不會有精彩的“商業廝殺”,因為錢莊的存在,使得經濟的杠杆開始出現,它撬動了原本市場上簡單的經濟行為,出現許多變種。

例如現在,東城各家的商號都在向錢莊借錢,期望獲得款項大量收購官營買賣和蔡記已經處於虧本狀態的貨物。

在東城各家看來,這些貨物的價格已經遠遠低於獲利的價格,更別說市場價了,既然你們有貨敢這麼賣,那就別怪人家下手。

而東城豪門各家在之前已經把家底全部押在了生意上,此時拿錢幾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抵押貸款獲得錢財,再用這些錢大量買入官營買賣和蔡記的商品。

13464/52386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