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是政治的延續,戰爭是政治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外交需要各種手段的斡旋,才能達到有利的效果,甚至能夠達到戰爭所無法帶來的利益。
而戰爭是獲得利益更為純粹的手段,更為簡單直接,更為致命和充滿威脅,大宋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大宋政治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它並非是因為趙禎這位大宋皇帝的個人喜好而進行,也沒有關乎到大宋的榮辱,若說唯一的借口便是便是角廝羅對大宋的“背叛”。
但這種“背叛”是被大宋不斷誇大的背叛,而非角廝羅真正意義上的背叛。
青塘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並非是大宋的治下,角廝羅雖然名義上頂著西平王的名頭,但他並非是屬於大宋朝堂官員序列的存在。
青塘部是一個依附於大宋的部族而已,有著自己相對的獨立性,而角廝羅卻是被大宋的朝臣劉渙給逼得謀反的。
對於大宋來說角廝羅是背叛者,在獲得大宋的利益之後無情的“背叛”了大宋,但在吐蕃人眼中,角廝羅是帶領他們完成統一的“偉大讚普”也是來自於天界的“活佛”。
佛門對於角廝羅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他們給吐蕃帶來的先進的農業知識,灌溉,水利,甚至包括了數學和曆法還有醫學。
這些都是對吐蕃的幫助,角廝羅知道,這些來自大宋的僧人之所以不遺餘力的支持他,就是因為他們在大宋已經存在不下去,吐蕃成為了他們唯一的避難之地………………
在這些漢傳僧人的口中,大宋是“滅法之時”,但對吐蕃來說卻是“弘法之時”,不少漢傳僧人加入了吐蕃的軍中,他們有些人了解宋人的作戰方式,能夠給吐蕃的軍隊帶來好處。
眼下已經能到了吐蕃的危亡之際,剛剛興起的吐蕃王朝已經站在了萬丈深淵的邊上,即將萬劫不複!
如同瑪兒敢的城池在吐蕃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吐蕃人擁有對吐蕃王朝的忠貞以及歸屬感,吐蕃分裂百年,對吐蕃人的傷害和信心上的毀滅是極為糟糕的。
吐蕃的百姓心中有信仰,而那些加入到角廝羅朝堂中的吐蕃頭人們同樣有著自己的智慧!
這些人知道吐蕃的統一是多麼的不容易,為了放棄成見他們泯滅了心中的仇恨,為了強大他們不惜把寶貴的兵權交了出去,角廝羅給了他們當初承諾的一切,現在現的他們成了整個吐蕃王朝的統治階層。
沒人願意放棄這些,而是成為大宋的子民,誰都知道大宋在攻陷敵國之後便會派遣漢家臣子管理地方,到那個時候,吐蕃將會變成大宋的高原。
曾經的強大將會陷落,祖先的榮耀將會消失,吐蕃人可能會受到大宋的壓迫,這些都是角廝羅和佛教在不斷灌輸給他們的東西。
宋人用兵凶猛無比,短短數月時間連下吐蕃十數城,高原上的天塹仿佛對宋軍沒有多大的影響。
楊懷玉的三十萬鐵騎囂張的在北麵一路馳騁到了熱振寺,南路的宋軍在王韶的帶領下攻陷了匹播城。
整個吐蕃的中心邏些城陷入了宋軍南北夾擊之下。
還有什麼比這更加讓吐蕃人心驚膽戰?但這樣也然吐蕃人更加的團結,沒人在這個時候敢於內鬥,也不會幻想著投靠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