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2 / 2)

忠心的親兵慫恿噶日噠措突圍,但噶日噠措知道已經沒有機會,宋軍的軍陣固若金湯已經把自己完全包圍。

“繳械不殺”的聲音在高原上回蕩,一次次的衝擊著噶日噠措以及殘存吐蕃軍的心理防線。

在能瞧見宋軍的將旗後,噶日噠措宣布投降,命令全軍放下手中的兵刃,他們已經沒有機會,但不能失去生存下去的機會。

宋軍用繩索把他們相連起來,一個一個穿在一起,就如同待在的羔羊。

狄青瞧了瞧噶日噠措身上的銅製令牌,笑了笑:“官家指名道姓要生擒你,並說去其枷鎖,來人,給他鬆綁賜馬!!”

憐憫和寬容總是上位者給予的,雖然心中不願,但噶日噠措依舊是翻身上馬,看著一串串被捆綁起來的吐蕃人,他的心中充滿了無處發泄的苦悶,隻能把手中的韁繩拽到緊緊地!

殲敵數萬,降俘數萬,這在戰場上已經是輝煌大勝,但在趙禎看來依舊是有些可惜,可惜了這瑪兒敢的繁榮市井,獨特風格的高原建築。

而守衛這裏的神衛軍將士也折損一千五百六十八人,這些人的號牌已經被找到,密密麻麻的掛在一塊尖尖的石碑上。

石碑上是他們的名字,趙禎輕輕撫摸和他們說著最後的離別之語。

趙禎在軍中的時間不短,每次和將士們待在一起都覺得回家了一樣,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讓人莫名的覺得親近。

當神衛軍的將士知道他這個大宋官家就在瑪兒敢的時候,心中的驕傲和激蕩無法形容。

而趙禎本人就是一個隨和的性子,從沒有端著所謂的帝王架子,在官員麵前他高高在上,相反在士兵和百姓麵前他從來都是一個長輩模樣。

皇帝是什麼人?就是華夏漢室的大家長,是大宋百姓的君父!

說的難聽點,天子就是天的兒子,子民的“老子”,子民過的不好是老子的責任,子民因為國家的利益而參與戰爭,就是等於把皇帝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了戰場!

為國戰死,就等同於自己的孩子戰死在戰場上,趙禎是一個皇帝,也是一個父親,石碑上的一個個名字,一道道刻痕代表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也代表一個國家的組成部分!

戰爭過後沒有勝利者,雙方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所謂的死傷多少已經不能作為評判的標準。

死一個人和死一千個人在官員和大宋百姓眼中是不一樣的,但在趙禎看來卻沒有什麼區別。

可即便如此,戰爭依舊沒有停下腳步,趙禎知道大宋戰死的人數還會不斷的上升,前線會有更多的號牌被送到瑪兒敢………………

趙禎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這裏送他們最後一程,同時在心中記下這一切,讓他們不會白白犧牲。

這些非但不會影響趙禎心中的鬥誌,相反會激勵趙禎下定決心統一吐蕃!

13464/56901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