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2 / 2)

而蔡伯俙擔心的是一旦趙禎傳位後,這麼多年的改變是否還會堅持下去。

趙禎了解蔡伯俙的心態隨著馬車是顛簸搖晃著身體道:“莫要為那些已經改變的東西擔心,朕在科舉,各家學說以及教育上的改變不會動搖,至於兵製和商賈之道更不會動搖。

這兩樣東西已經成為了大宋的根本,傻子都能看出來,大宋不愁吃喝,朕免了農稅之後每年糧食豐盈,各地官員除了扶持商賈市井之外便是修水利和灌溉,知道這是為何嗎?”

蔡伯俙微微搖頭,他是真的不知道原因,之前大宋的地方官員極少有為這些操心的,但現在卻完全不同,商農幾乎成為地方官員兩手抓的事情。

“因為無論商賈之道有多麼的發達,農業依舊是大宋的根本,大宋還有到達進入工業化時代的標準。所以農業依舊是極為重要的。六部相公早已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重商的同時也重農。”

趙禎的話中有許多蔡伯俙聽不懂的詞彙,雖然每個字他都明白,但連成一句話卻難以知曉意義。

緩緩吐了一口氣,這馬車顛簸的有些不像話,趙禎知道這是因為大軍急著返回神都城,將士們已經離開家太久了,難免歸心似箭。

看著蔡伯俙,趙禎再次重申道:“大宋的改變世人都看在眼裏,幾乎所有人都受到的改變所帶來的好處,沒人能改變大宋,也沒人能讓大宋回到過去,即便是皇帝也不行!”

蔡伯俙點頭道:“臣明白了,但官家傳位,茲事體大,還需好生醞釀一番才是。”

“對對對!蔡伯俙說的對,官家茲事體大還需從長計議。”

三才自然是著急的,他不明白也不希望趙禎就此傳位趙旭,畢竟官家無論從什麼地方看都太過年輕,雖然實際年齡打了,但看上去卻依舊是四十歲甚至更為年輕的模樣。

整個天家都是如此,此時傳位太子,未免有些讓人不能理解。

但趙禎卻擺了擺手道:“此事朕已經定下,沒有什麼可商議的,即便是六部相公和宰執相公也以同意,時間是把看不見的刀,雖然朕看著年輕,但趙旭已經到了最適合接手大宋的年紀,帝王在位時間越長,儲君的耐心就會變得越少,朕不希望旭兒出現厭煩的情緒,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趙禎的話說的斬釘截鐵,三才和蔡伯俙都沒有辦法反駁,既然已經萬事俱備,那也沒有什麼好商量的,尤其是在官家一定下定決心的時候。

誰也不會想到,官家在這次大勝而歸之時,首先想到的居然是急流勇退,這幾乎是任何一個帝王都辦不到的事情。

並且趙禎的退位也將影響整個大宋,隻要事情沒發生,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其實趙禎心中還是有些緊張的。

畢竟這幾乎是曆代帝王從未做過的事情,沒有前車之鑒,亦沒有前輩的經驗。

13464/56120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