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宋的鹽稅被廢除之後,單單是僅剩下的鐵稅便能支撐起原本的鹽鐵兩樣稅收,誰也不會再對免除鹽稅這件事三道四。
隨著格物的發展,隨著讀書饒增加,隨著民智的不斷開發和消息傳播的迅速,鹽稅的取消勢在必校
趙禎主動取消鹽稅為的就是避免日後的尷尬,學堂中的孩子在稍有學識的老師教導下,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能自製可食用的粗鹽,這樣下去隻能是丟的朝廷臉麵。
鹽稅的取消讓大宋的百姓驚詫的同時更加的對趙禎這位君王感恩戴德,鹽稅乃是關係百姓的稅收,和農稅一樣左右這大宋百姓的生活。
隨著鹽稅和農稅的取消,百姓的手中擁有更多的錢財可以隻配,再加上不斷增加的收入和繁榮的市場,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而這種情況下百姓們買賣的商品都會以各種各樣的稅收形勢進入到朝廷的國庫中,大宋的苛捐雜稅少了,但商品稅卻沒有減少。
這些稅收都是被加入了商品之中,朝廷直接從工廠和店鋪收稅,而不是從百姓們的頭上收稅,極大的減輕了百姓的反感和抵觸。
也使得大宋的市場愈發的繁榮,這是一個加速時期,從送到趙禎手中的三司公文來看,大宋今年的市場依舊在增加,商業依舊會繁榮。
工業的不斷推進和改革使得大宋的發展速度極快,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甚至會超越西方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宋的人口基數實在太過龐大,人口基數大,疆域廣闊,市場繁榮,這種情況下大宋的經濟增長仿佛是一列不斷飛馳永遠也不會停下的火車。
內需市場便已經足夠趕上西方國家需要的總和,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連趙禎都不知道這種情況意味著什麼。
人口基數不斷的增長,內需市場的不斷擴大使得大宋的經濟增長也不斷的增加,整各時代都如同增加了燃料的火車在飛速奔馳。
即便是在火車上奏報還是在不斷的送達,既然已經準備回京之後移交手中的皇權,那就要提前對大宋有一個更為係統和直觀的了解。
實話不是趙禎不稱職,而是他需要了解的東西實在太多,而大宋的發展也太快,在這個時代車輪下的大宋仿佛每都在變化。
趙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一些奏疏的內容充滿激進或是保守,一些奏疏的內容和想法會被“驚為人”,有些則是“愚不可及”。
時代在改變的同時人也在改變,奏疏便是朝臣們和帝王交流的主要途徑,六部四品以上的官員都有權直接上疏皇帝,而地方州府官員同樣有這樣的權利。
一些特殊的衙門即便是低品級的官員也可直接上疏皇帝,比如監察院的官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