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的勞力喊著號子把巨大的水龍接到火車的水箱之中,倆個水箱都被灌滿之後,便開始運煤了。
趙禎站在火車邊上看著這一切忽然覺得有些不真實,曆史上的王朝曾經拒絕過這種先進高效的。
而現在卻被大宋欣然接受,甚至是推崇備至,引發了大宋的知識,技術,手工業的一場又一場革命。
後世拒絕火車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便是廟堂之上的封建統治禮教作祟,漢家王朝得以更替綿延兩千多年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上尊下卑、等級分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教思想,這是曆朝曆代的封建朝廷存在的“法理”和基礎;
那些經過理學洗禮過的人把尊卑和身份當作是難以放下的羈絆,怎能容忍或輕易接受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平起平坐”的火車秩序呢?
但在大宋卻並非如此,或者在理學大行其道之前,儒家思想並未出現太過的條條款款,也沒有把人簡單粗暴的分為三六九等。
相反,儒學之中甚至有宣揚平等的經典:“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即便是孔子也奉邪有教無類”,可見儒學雖然提倡禮,但卻並沒有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相反而是後人用自己心中的想法來給儒家經典添油加醋,不斷的增加其中自己理解的教義,實在是添油加醋畫蛇添足。
眼下的大宋的禮教環境相當的卓越,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上下尊卑,也沒有所謂“三跪九叩”的大禮。
即便是百姓見到趙禎這位官家,也可躬身行禮表示尊敬,跪禮和拜禮也隻是在最為正式的場合才會出現。
雖然世界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平等,但大宋的律法給了人們在它麵前的平等,趙禎對律法的改革使得權貴階層也被納入了律法的範圍內。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不再是一句簡單而孔洞的口號,相反權貴階級會被更多的人監督,在律法麵前的平等,就是的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被增加。
當然在後世都無法消除的特權階級在這個時代同樣也無法消除,比如家和官宦之家就算是特權階級。
但就是這相對來的公平給了持續封建社會數千年的漢家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嚴,而尊嚴這東西不光是別人給的,更是自己爭取的。
對於好不容易得到的公平,所有人都是型維護,一旦發現有人鑽空子或是誣告,必定會被人揪出來並且被嚴加治罪。
所以在大宋平等和公平已經逐漸的出現,即便是官員都以和百姓共乘一車而感到驕傲和榮幸,若是敢嫌棄,必定會被輿論所吞噬,要知道大宋的報紙可不是開玩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