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在這裏看到的是繁榮,但趙禎在這裏看到的是大宋的製度以及經驗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這是一個相當要命的問題。
每當一個勞工被累癱在小山一般的貨物旁,每當有人被貨物砸傷抬著就醫,甚至看到醫館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趙禎的心便狠狠地抽在一起。
他知道這是社會發展所必須經曆的階段,但這樣的場麵實在是讓他難以當作沒瞧見,人們一邊瘋狂掙錢發家致富,一邊又在不斷的揮霍自己的身體。
具趙禎所知,卸貨場這邊從來都不會要求勞力加班加點,因為這裏從來都不缺少勞力,隻要是身體足夠強壯的人,就能在這裏謀一份差事。
是走是留都是隨便你自己選擇的,所以在這裏的人流動性也是極大,工錢都是按日結算,按照數量結算,隻要你一身好力氣,不愁來錢慢。
但就是這樣卻使得尋常人不斷的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最終把自己累垮,即便是沒有累垮的人,在長時間出力之後多多少少也會落下毛病。
這還隻是興慶府外的一個裝卸場,大宋和這裏一樣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財富的吸引力永遠都是巨大的,而趙禎卻沒有辦法在這個時候進行限製。
因為在趙禎看來還不是時候,大宋的原始資本積累看似進行了很久,但在趙禎眼中依舊不夠強大。
資本主義的萌芽已經算是過去了,而資本主義的初級階段卻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原是資本的積累就是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
這個裝卸場養活了多少的人家?又養活了多少商賈?還養活了大宋多少的產業?這些都是現在沒有辦法統計的。
但趙禎知道雖然勞力受到了傷害,可他依舊不能停下,放下馬車的車簾,趙禎默默不語,邊上的三才不敢說一句話,他知道官家現在已經相當的憤怒,小聲的開口道:“官家,要不要奴婢讓興慶府管管這些事?”
誰知趙禎卻揮了揮手:“算了,此事不可為,一旦開了口子,由朝廷下了規矩,這裏的勞力會有一大部分吃不上飯,而卸貨場也會變得運轉不濟,堵不如疏,這是一個過程啊!”
三才有些聽不懂,邊上的小尼克就更不知道了,他不明白為何宋帝國的太上皇會把自己安排在他的馬車上,更不知道為何“愛民如子”的他會拒絕侍者的提議。
但有一點小尼克清楚,這個男人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充滿著“智慧”。
馬車在進入興慶府後便很快向行宮轉去,興慶府中的皇宮一直被保留了下來,這個李元昊修建的龐大建築群早已被改變成大宋的風格。
沒藏黑雲已經認不出這裏,甚至連興慶府的模樣她都不認識了,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仿佛完全是另外一座城池。
唯一讓她熟悉的隻有城池外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