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1 / 2)

在高昌城中趙禎待的時間比較長,因為要派遣使者先行一步去往塞爾柱通報,當然這是秘密的前往,雙方皇帝之間的行程都在使者的通報之下得以明了。

既然是會盟,雙方都必須付出相當大的誠意,否則這場結盟是無法進行的,地點也被從伊斯法罕設置到了鐵門關外的瀚海之中。

因為這樣一來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會在瀚海中伏擊對方,埋伏等待的時間就能要了他們的性命,雖然環境惡劣了一點,但無論是趙禎還是圖格魯克都是同意的。

瀚海之中也不是沒有綠洲,相反還有城池的存在,阿姆河橫穿沙漠,而阿姆河邊上的阿母城便是從綠洲發展而來。

於是雙方之間把阿母城當作是簽訂盟約的最佳場所。

阿母城的存在本身就是較為傳奇的事情,因為這座城池在阿姆河的西岸,而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的疆域劃分便是按照阿姆河來的。

雖然塞爾柱人退到了瀚海之後大宋沒有再追殺過去,但當年那一戰的勝利者是大宋,於是八百裏瀚海便從阿姆河為界,西岸為塞爾柱的土地,東岸為大宋的土地。

雙方之間並沒有疑議,但唯一的問題就在阿母城,這座城池在阿姆河的西岸本應屬於塞爾柱,但大宋這邊朝堂上下都不同意,因為這座在河岸邊的城池乃是一處重鎮,同樣也可以作為進攻大宋的跳板。

於是在塞爾柱使者把劃分好的輿圖呈現在大宋朝堂上的時候,大宋的朝臣以及當時還是皇帝的趙禎便出言反對。

作為勝利者沒有讓塞爾柱賠款割地便已經不錯的了,奈何在這座城池上還要和大宋算的如此細致,那就要好好掰扯掰扯!

大宋的朝臣們給出了倆個建議,一來是大宋派兵過去打下阿母城,而來則是塞爾柱出錢給大宋,大宋在阿姆河的東岸自己修建一座和阿母城一樣的城池。

這便讓使者難做了,他隻有出使大宋的權利,而沒有替圖格魯克決定任何事的權利,所以他準備返回伊斯法罕向圖格魯克稟報之後再來。

於是趙禎便親自寫了一封書信,在書信中闡明大宋朝堂上的兩種觀點,同時再表達的自己的意思:把阿母城變成一座不輸與大宋同時也不屬於塞爾柱的特殊存在。

由當地人自己組建一個管理機構,大宋和塞爾柱同時派遣官員前往監督,雙方都會為自己本國的利益而盡心盡責,同時也互相監督稅收問題。

因為這是不屬於任何一方的城池,所以雙方各收取總收稅的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交由阿母城的衙門自己支配,但同樣要接受大宋以及塞爾柱官員的監督。

至於阿母城的城池防務,那便是無需擔心的事情,無論是塞爾柱還是大宋,都不得出出兵阿母城,即使兩國交戰也是如此。

畢竟有大宋和塞爾柱在身後,阿母城根本就沒有必要發展城防,哪個不開眼的敢襲擊阿母城,那便是同時得罪了大宋帝國和塞爾柱帝國。

於是這個提議被圖格魯克欣然接受,並且回信的同時還在其中添加了自己的看法和應當修繕的地方。

也是從阿母城這次通信開始,趙禎與圖格魯克之間的書信交流便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