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的想法其實沒有任何問題,這一旦在回信中趙禎重點的寫清楚,以避免父子之間因為政見不和而產生矛盾。
事實上趙禎非常喜歡眼下自己與趙旭的分工,這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了,對於一般的帝王來說這也許不一定是好事,但對於趙禎這個甘願放棄權利的帝王來說卻極好的。
因為趙旭的所作所為已經可以肩負起領導國家的使命,這是他的幸運,同樣也是他的悲哀,在剛剛坐上禦座之後,他對權利是有些迷茫,當他能夠熟練使用手中的權利後,便會越來越駕輕就熟。
他會用權利去做許多有益於國家,有益於百姓的事情,並且有著極大的抱負心,願意超過自己這個父皇。
但隨著時間的增長,他會發現其實作大宋的官家隻會越來越枯燥,這個位置深深的束縛著他,使得他不能做別的事情,原本有趣的政治博弈,或是利益交換在他眼中會變得無聊,甚至是消耗精神。
這是一個有能力君主必定會遇到的事情,也是許多明君在中晚期走向昏聵的開始,原因很簡單,他不是沒有這個能力,而是產生了逆反心理。
自始至終他們並沒有把皇位看作是一種義務,一種職責,一種無法改變的承擔,而是把皇位看成了與生俱來的特權。
在接受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之後,隻要是腦袋正常的皇帝,幾乎不會有多大問題,完成朝政也不在話下,最不濟用人得當便會江山穩固,可大多數走向衰敗的原因都是因為自己開始荒廢朝政了。
於是趙禎把最初的信心滿滿留給了趙旭,把好奇與探索留給他,把施展手段與理想留給了他,把枯燥無聊也留給了他,但卻把最後的放棄和慵懶給剝奪了。
因為到了這個階段,作為前車之鑒的大宋祖宗之法便會約束皇帝,在執政的後期把權利移交給太子,並且要輔佐太子登基即位。
從趙禎這裏開始,大宋的皇帝就不能夠揮霍自己手中的權利,皇權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極大的約束。
權利的順利過渡也將會成為朝堂上的頭等大事,任何一個相公到了皇帝執政的後期,都要開始準備皇權交接的事宜,在朝堂以及天下人的施壓下,趙禎相信沒有哪個皇帝會執著於自己手中的權利,而不在乎千夫所指。
趙禎相信,到時候皇帝的政令可能連中樞都無法抵達,而直接從禁中出去的中旨無人敢接。
所以現在趙禎與趙旭父子二人之間的關係相當和睦,趙禎不會去幹涉趙旭的決定,趙旭同樣也會支持父親所作的事,而父子之間相互支持,相互幫助,這是最好局麵,也是天下人最喜聞樂見的局麵。
於是趙禎與兒子書信一番之後,趙旭便讓三司準備錢財,讓兵部和參謀兵事院抽調邊軍,大宋的邊軍幾乎是戰力最強的軍隊,也許他們的裝備不是最好的,但戰場的經驗卻是最為豐富的。
一支大宋的精銳遠征軍在短時間內便組建起來,而他們卻在等到趙禎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