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1 / 2)

年節在大宋是一場重要的節日,也是團圓的節日,因為大宋的物質更為豐富了,交通也便利了,工作的機會也是隨處可見,人的流動性就不自覺的開始增加,於是和家人的距離便越來越遠。

外出工作的人一開始還並不是那麼的多,但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可能是平均的,北方和南方的差異也是較大的。

每當有人在外發了財回到了家鄉之後,便會驅使更多的人離開家鄉,前往別的地方去發財,這是最為正常的情況,畢竟誰也不想看著別人發財不是?

交通的便利使得這種機會不斷的增加,隻要是運氣不算差,並且老實肯幹的人,回鄉之後都算是衣錦還鄉的。

於是大宋外出工作的人便越來越多,這是時代發展的規則,也是一種趨勢。

人們在外賺了錢,回到家鄉蓋房子,置辦家產都是人之常情,也給一些貧困的地方,發展落後的地方帶來了好處。

當然最大的好處便是人的眼界得到了開脫,知道了許多外麵的事情,再也不是隻知道在地裏勞作的農人,也再也不是在一個小工廠中幹死活的傻子。

這不單單是因為大宋的經濟好了才造成這樣的局麵,而是所有的基礎達到了才會有這樣的效果。

趙禎走在興京的主路上,這裏的發展就是翻天覆地的,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原本的興慶府,現在的興京就成為了一處繁盛之所,並且這樣的繁盛不是因為商貿的轉移而開始的,而是因為這裏的發展速度加快,地理位置特殊的必然結果。

其實一個地方的發展完全取決於這一地官員的努力程度,當然也要依靠當地的資源。

寧夏路本來就是西北之地,農業上因為有河套的存在也是相當不錯的,商業上因為是前往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所以商貿往來也是頻繁的。

但之前的官員隻重視稅收,並沒有發現這裏的商機,白白錯失了發展的好機遇。

趙禎的到來也使得寧夏路的官員進行了一次洗牌,政治上必然會給趙禎這位太上皇“配備”一些能臣幹吏,否則麵子上也說不過去。

能臣幹吏的好處便是給寧夏路帶來了機遇,地處交通要道,自然要把地利發揮到極致,寧夏路的新上任的官員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增加興京以及周圍地區的凝聚力。

趙禎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太上皇身在興京,商賈們便更加放心,同時因為大宋與塞爾柱簽訂的盟約,大宋貨物抵達塞爾柱的關稅也開始降低,於是利用絲綢之路做買賣的人便越來越多。

再加上許多大宋的商人可以平安抵達地中海沿岸的以色列王國,商賈的數量更是急劇增加,畢竟大宋的一位親王就在以色列王國,那裏是大宋的屬國,也是三皇子趙仁的實封地。

隻要是向西的貿易變得通暢,貨物能夠賣出去,趨利的商賈便會上路,在大宋,商人是最有錢的,民間商賈的數量越來越多,朝廷對他們的鼓勵政策也越來越多。

寧夏路想不變得繁榮都難!

興京更是寧夏路的重中之重,因為趙禎在這裏,往來的商賈隻要看到規模宏大的興慶宮,便會心中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