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的話說完大殿之上便鼓樂齊鳴以示祝賀,晏殊的文章也算是不錯,趙禎親自把他放進進士一甲第五名,而包拯和曾公亮自然是一甲第四名和一家第六名。
蘇洵這小子現在還沒開始讀書自然沒通過省試,趙禎想想都覺得好笑又好氣,真如三字經中所說: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真希望他早點寫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的《六國論》來敲醒朝堂中的投降派,大概這次好友歐陽修和曾公亮的高中能把他敲醒。
趙禎當場就把名次排好發出皇榜讓陳彤貼到東華門外,這次是趙禎自己主持的第一次殿試,當然要給天下文人看看大宋官家是如何的求賢若渴。
說來也是巧合,這宋庠居然是連中三元,鄉試的解元,省試的會元,殿試的狀元都被他一人包攬,跨馬遊街算得上是實至名歸,東京城的百姓爭相到東華門一睹這個連中三元的狀元風采。
趙禎看著離開的學子笑著對朝臣們說道:“咱們就不去和他們搶奪風光了,走眾卿隨朕去瓊林苑!這次科舉不重詩賦,但詩賦乃是文人的基礎,放在瓊林宴上考校再適合不過!哈哈……”
朝臣跟著趙禎一同笑了笑,丁謂稍稍有些揶揄的對寇準說道:“怎麼樣,官家這出收買人心的好戲看的過癮嗎?長此以往世家將在朝堂沒有立足之地,這些人可都是實打實的天子門生,隻要你們以後再敢阻撓官家的改革……”
寇準苦笑著打斷丁謂的話:“誰會看不出?世家說到底隻是個笑話,現在可不是五代之前,手中什麼都沒有的世家光靠土地能和官家換得一隅之地的安穩便算是上上之策了!”
丁謂驚訝的忘了寇準一眼,沒想到他寇老西居然能看的這麼清楚也是不容易。
“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禦街前……”
趙禎在馬車上哼著三才聽不懂的調子,雖然聽不懂,但是他能感覺到官家的心情很歡快。
從禦道一直往南走便到了南熏門再向西沒一會就是是瓊林苑,東京城外西側有兩座禦苑南北向對,北為金明池,南為瓊林苑。
瓊林苑作為皇家禦苑景色自不用說,大門牙道,皆古鬆怪柏,綿石纏道,寶砌池塘,柳鎖虹橋,花縈鳳舸。
官家在如此優美的園林中賜宴,赴宴者不僅能品嚐到皇宮禦廚烹製的美食,而且還能欣賞園中的旖旎風光,當然被看作是一種巨大的榮耀和難得的經曆。
趙禎上次來到禦苑那時他還是太子,隨同的也是蔡伯俙而不是文武百官,赴的是趙允良的金明池宴,此時故地重遊也別有一番趣味。
狀元跨馬遊街,其他人都在後麵跟著,作為榜眼的歐陽修自動的退到晏殊的身旁拉著曾公亮聊天,他們三人也算是意氣相投,許多的想法都是差不多,也越聊越投機。
而瓊林苑中距離瓊林宴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寇準在丁謂震驚的眼神下帶著世家官員走向趙禎休息所在的偏殿中,丁謂沒想到他們居然在這時候向官家攤牌。
本打算小憩一會的趙禎看著跪滿一地的朝臣露出冷冷的笑容:“好啊!都是朕的好臣公!居然在瓊林苑集體請辭!你們這是在要挾朕嗎?告訴你們朕不是太祖也不是太宗,更不是先帝!”
麵對官家的暴怒,寇準身後的官員已經開始戰戰兢兢,但寇準依然道:“老臣年老體弱請辭相位也是在情理之中,其他跟隨老臣的也都是身體有疾,或是家中……”
趙禎揮手打斷他的話:“很好,今天你們請辭明日朕便會收了你們所有的基業,你們不按規則來,朕也沒必要遵守,當然朕會拿出證據,也會讓你們不光彩的事情暴露在陽光之下百姓之前!”
趙禎知道寇準說的都是借口,什麼身體有疾,你早幹什麼去了,一次請辭這麼多的官員簡直是史無前例駭人聽聞,尤其是在科舉剛剛結束後這個舉國慶賀的節骨眼上。
百姓們會怎麼看?剩下的官員會怎麼看?甚至廣大的學子怎麼看?
這哪是什麼請辭,這就是以辭官要挾的上諫!
13464/379646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