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陸銘磕頭嗚咽道:“弟子陸銘,參見師尊!參見師尊!”
看著眼前已不再稚嫩的愛徒,洞虛眼中流露出柔和之色,笑道:“好徒兒,快起來吧。”說完,將陸銘扶了起來。
“師,師尊。”陸銘破涕而笑,道:“師尊,可想死徒兒了,您不知徒兒這數十年間有多想您。”
洞虛微笑道:“好徒兒,為師明白。你有所不知,為師這數十年間實也心係於你,不時也會前來觀察一番你之現狀,確保你不受妖邪小人所害。”
“原來師尊一直在我身邊保護我!”陸銘想到。隨後心中生氣一股暖流,那是,來自家的溫暖!
“徒兒,徒兒謝過師尊照料。”陸銘泣道。
洞虛忽的沉聲說道:“徒兒。”
陸銘心中一驚,不知為何師尊態度轉變的如此之快,問道:“師尊,您有何吩咐?”
洞虛道:“隨我前去地府,見一見你父母雙親。”
陸銘聽後臉色頓時低沉了下來,自己這前後二百餘年隻回過一次家鄉麵見父母。那之後自己便專心於褪凡之上不問世事了。
沒曾想功成之後再回首時早已物是人非,父母已然離去多年。
從洞虛口中聽到父母早已雙亡的噩耗之後,陸銘痛苦了一場。洞虛那時也未曾出言勸解,隻在末了說了‘若你隻是一介凡俗,此別當是永恒,隻是如今早已大不相同’便未曾再說些什麼。
如今!
陸銘將要再次得以麵見父母雙親了!
沒有任何或華麗,或憂傷的話語能形容此時陸銘的心情!
那是浪跡天涯的遊子日夜期盼的心願;那是功成後衣錦還鄉的喜悅之情;那是天各一方的親人之間濃濃的思念之感!
那是,永不會改變的純潔真情!
縱天不是曾經的天,地早已換了模樣,那永恒的親情,卻如那天上的繁星一般,隨不引人注目,但那從古至今的光芒,卻照亮了世人心中那一片不變的角落!
大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在父母眼中,你永遠是那未曾長大的孩提,需要人來嗬護愛護。
此間種種,怎能叫八尺男兒依然鐵石心腸?
開懷暢哭吧,那是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開懷大笑吧,那是,得以相見後的無邊喜悅!
……
時間過了許久許久。
待陸銘緩和了自己的心情之後,說道:“師尊,您說我父母如今在地府之中?”
洞虛道:“你父母一生行善,對有子如此也很是滿足。他二人死後皆是我親自帶去地府的,拜托了閻王好生相待。我答應過他二人,在輪回轉世之前讓他們與你再得以相見一麵。”
洞虛頓了頓又道:“你無須擔憂,你父母生前廣施善緣,我已命閻王為他二人擇了好人家,隻等最後見你一麵,便轉世輪回去了。”
陸銘聽後心中倍感欣慰,對洞虛行禮道:“謝師尊費如此周折,徒兒感激不盡。”
洞虛一笑道:“你我師徒情分,無需如此。”
“徒兒,如今你已成天地之身,我便將入地府之法傳授於你。”洞虛說道。
說罷,洞虛為陸銘講解道:“欲要穿行三界之內,首要條件便是褪去凡胎,成天地之身。這樣才有了施法的法身法力,這你已然完成。而所謂三界,乃是仙界、人間界、地府。這三界處在不同空域之內,如不褪去凡胎欲要強闖出界,則必死無葬身之地。想入其餘兩界中當需相應咒語,好比開一扇門那般。”
“你且悉心聽好!”洞虛沉聲喝道。
一段晦澀而悠長,古老而高深的咒文自洞虛嘴中幽幽傳出。
良久。
“可記下了?”洞虛問道。
“回師尊,弟子記下了。”陸銘答道。
洞虛一笑,道:“嗯,徒兒你的天資果然驚人。你記住,初學仙法之人需念出或心中默念咒語,方可。但若日後修仙有成,當可完全省去咒語。那時,便是心念所至便能至。一切法術招式皆是收發於心的。”
“如今你既然記下了咒文,便先練習一番吧。你要記住,咒語若是出一絲一毫偏差,那便會差之千裏的!切記!”洞虛嚴肅道。
“徒兒明白。”陸銘沉聲說道。
隨即,陸銘在洞虛的指導之下嚐試頌了幾遍咒語,其中有些不足或出錯之處洞虛都一一指出讓陸銘加以修改。
幾個時辰之後,天邊已經泛起了一縷晨光之時,陸銘已然完全掌握了咒語,再無問題。
洞虛朗聲道:“好!徒兒,這便隨為師前往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