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父親的叮囑(2 / 3)

因為在此之前,沐紅梅從沒想過,她=唯一一個從小與她相依為命的弟弟,終會以這樣的方式棄她、棄她們的家而去。

這比在父親虐打下丟了大半條命,還令沐紅梅無法承受。

如果不是性格早已被磨礪得非常人能比的堅毅,也許沐紅梅當時就被這件事擊垮了。

最終,在得知了弟弟過得很好,還成了家後,很有眼色的沐紅梅連沐紅兵的‘婆家’都沒去看過一眼,就黯然的回了老家。

也不知沐紅兵隨後是如何跟他妻子一家解釋老家還有個親姐一事的,反正在隨後的很多年裏,沐紅兵都從沒回老家看過沐紅梅。

就連沒幾年後,沐正方去世時,沐紅梅去了電話,但沐紅兵也沒回。

再後來,直到沐紅梅投水身亡前的近二十年時間裏,沐紅兵除了偶爾想起給沐紅梅寫過幾封信,打過幾次電話外,都沒回老家看望過沐紅梅。

倒是沐紅梅每每聽說沐紅兵家孩子出生時,先後去看過沐紅兵和新出生的侄兒、侄女兩次。

畢竟對於一直渴望親情的沐紅梅來說,沐紅兵的做法雖然會令她傷心失望,但在她心裏,他始終都是她唯一的弟弟,是她的親人。

不過,好在沐紅兵成親沒幾年後,沐紅梅也在24歲被村裏人議論為老姑娘時,經人介紹,找了一個外地男人到她家當了倒插門女婿,算是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自此之後,沐紅梅雖還是不忘關心自己遠嫁他鄉的弟弟沐紅兵這一個親人,但卻也有了可以當親人一樣來關愛的丈夫。

隨後,當她的女兒出生時,她開始把自己幼年時沒體會過多少,卻一直不曾遺忘過的母愛,全都給了唯一的女兒。

但悲哀的是,幼年時對父愛、母愛的缺失,又是在那樣的環境下自生自滅地成長,加著根本沒有念過一天書,所以不管是當年教養弟弟沐紅兵,還是後來在教育女兒時,沐紅梅對他們那種隻能用溺愛來形容的教育方式完全就是犯了原則性的錯誤。

更悲哀的是,沐紅梅並沒有吸取在沐紅兵身上的錯誤,反而認為是當時年幼的自己對弟弟的關愛不夠,才造成了後來的結局。

所以沐紅梅給予她女兒的愛,是比對待她親弟時還有過之而不及的溺愛。或說是一種無心下的......溺殺。

可當時的沐紅梅,卻根本沒有發現這一點。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因身在此山中。

用這句詩來比喻沐紅梅當時的狀況,確實很貼切。畢竟,她隻是一個想要把自己從小沒能得到過的愛,都給予幼弟的小小姐,給予女兒的文盲母親。

直到,她在死前陰差陽錯之下進了瘋人院的那段時間裏,每天呆在一群瘋子中間,無所事事地回想起過往種種時,她才慢慢的一點點醒悟過來。

卻,為時已晚。

這些,都是沐紅梅前世時的陳年舊事,原本可以不提,但卻也正是因為這些陳年舊事,令她在這世麵對唯一的一個弟弟,和後來生育的兩個孩子的教育上,都會因後來的醒悟,有著不一樣的方式。

都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但她那渴望親情,重視親情的性格,仿佛先天就已存於骨髓,根本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哪怕是已經活了大半生,知道了沐正方到死都不會有所改變,汪該再對他報有半點希冀。但到了如今,在麵對沐正方這種不配為人父的無良父親時,理智與情感間,還是會控製不住的時常自相矛盾。

“咿...咿...呀..啊。”

就在沐紅梅陷入回憶心緒矛盾之時,一直如條小尾巴般緊緊跟在她身邊的沐紅兵,卻在這時小嘴裏小聲咿呀了兩聲,扯了扯她的褲腿。

沐紅梅正有些黯然失神的翻炒著鍋裏的蒜苗回鍋肉呢,被沐紅兵這麼這拉一扯,也忙是收回心神,壓下因想起過往種種內心深處依然還矛盾地存在著的那股黯然。

“怎麼了?是不是要尿尿?”沐紅梅收起不應再存有的心緒,低頭柔聲問已經抱上了她小腿的沐紅兵。

原本沐紅梅也才是個不足六歲的小丫頭,但此時她為了方便炒菜,是站在一隻足有三四十厘米高的小凳上的,所以才兩歲多的沐紅兵挨上來一抱之下,抱到的自然就是她的小腿,而非大腿了。

“咿..咿..呀......”沐紅兵又是一陣凡人聽不懂的神語,咿呀時,兩隻小短腿也不停在地上蹭來蹭去時,小臉上一副又是委屈,又是懼怕的模樣指了指灶前沐正方坐著的方向。

沐紅梅初時還有些弄不明白,不過在看到他那番動作,再留意到這舊年剛過的初春裏,他小小的額頭上竟掛著一層薄汗時,瞬間明白了他想表達的意思。

他,站得太久,累了,想有個地方能坐下來。但暖和和的灶洞前,如今卻坐著會揍他,令他懼怕的父親。

也許,這並不是沐紅兵真想要表達的,但沐紅梅卻是這樣理解了。

在這麼理解的一刻,性格一向堅毅的沐紅梅也忍不住瞬間生出想要大哭一場的衝動。

看了一眼在灶著邊烤著灶火取暖,邊抽著旱煙,手裏卻還不緊不慢隻顧卷著一片片新煙葉,卻連灶火快燒盡也不曉得添一把的沐正方,沐紅梅怒從心頭起,一口小米牙都快咬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