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二區在春風路附近,來這裏的公交車很方便。不到一刻鍾,王遠成就到了。
下車一看,便明白了唐婉給他安排這裏的原因。春分路兩側及岔路周邊,遍布著大大小小的五金店、化工店和汽配店。最少可以獲取200多條信息啊,那可是2000元錢啊,正好可以在陳東那裏多入點股。
想著就走進了最近的一家化工商品店。
由於是早晨,店裏還沒有顧客。一個年輕點的服務員正在做著衛生,另一個三十多歲的正算著賬單。王遠成直奔那位年長點的店員:“您好!請問,經理在嗎?”
老店員警惕的看了他一眼,反問道:“你有什麼事?”
王遠成看出了對方的警惕,也感覺自己的問話有些不合適,於是解釋道:“我是華海理工的大學生,今天勤工儉學,調查一下碧海市潤滑油市場行情。”
“對不起,經理不在,今天我們很忙,你到別的家問問吧!”老店員儼然下達了逐客令。
王遠成又爭取了一下,看到沒有什麼希望,就禮貌的退了出去。
在門口,他聽到年輕店員說:“我看他不像工商局的,應該是個學生!”
“這年頭還是小心點好,前幾天臨街那個賣走私潤滑油的,不是狠狠的被罰了一回嘛!老板要是知道了,還不罵死咱。再說,告訴他我們也沒什麼好處。”
王遠成聽到後,發現自己有些盲目樂觀了,以為進店聊幾句,就可以要來所要的信息,沒想到還真不是那麼容易。
大約有一根煙的工夫,他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店員警惕,甚至有敵意,是因為自己沒有在第一時間建立起信任感。店員有可能認為自己是工商稅務的暗探,畢竟為了增加銷售收入,很多店會經營一些經營範圍外的商品。
再說,自己錯誤的選擇了調查對象,三十多歲的社會經驗較多,往往做事會顧忌。如果剛才選擇問那個年輕的店員,結果可能會好一些。
第三,自己首先問了經理在不在,店員潛意識裏可能會有被人輕視的感覺。其實在調查項目裏,很多店員就都能夠回答,自己這樣找經理,算是畫蛇添足了。
最後,別人與自己並沒有什麼親近的關係,沒有什麼動力去回答自己的問題,而且一條調查信息有那麼多欄目,一般人都會嫌麻煩。
必須得快速的建立信任與好感,這是調查順利與否的關鍵。看來凡事戰略上樂觀,但戰術一定要悲觀,否則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
這樣看來,第一次就碰壁,裏麵也有很多必然因素。想明白後,王遠成眼中又亮起了光澤,馬上調整計劃,果斷的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