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趙氏兒郎(1 / 1)

劉震南見是梁皇三王子秦元傑,於是笑道:“元傑有何妙計速速道來,若解了這兩界關之危,他日論功行賞,老夫必記你首功。”

“元傑謝盟主讚賞。其實,要破眼前危機,也甚是簡單,隻需派遣一支精兵,直突蠻軍中軍大陣就可。那蠻族既然,突然間變得聰明,就萬沒有不救中軍的道理。”秦元傑看了一眼一旁的趙廷軍,對劉震南奸笑道。

劉震南也是奸猾之人,這秦元傑的一舉一動都落在他的眼裏,如何不知此子心思。隻是,他沒想到,在此等人族危機時刻,他還有這樣的心思,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老夫還奸呀。看來以後,得留個心眼了。不過此計甚好,一來可度過現在的危機,二來可以消弱關東諸侯的實力,對我大炎國東擴十分有利。想到此處,劉震南對一旁的趙廷軍道:“楚王,常聽世人言,昌郡風雷騎,兵精馬壯,其疾如風,動如雷震,甲於越州。今日,兩界關以致危機時刻,本盟主欲令你率領關東之兵突襲蠻族中軍大陣,迫其兩翼回援,以解破關之危,可否?”

“敢不從命!”趙廷軍雖也知道,那劉震南與梁國狗賊沒安什麼好心,但他卻不能拒絕,若此時不從盟主令,那今後趙家之人將無法在越州立足。再說,他對自己親手所練的風雷騎兵還是有點信心的,他隻需率軍衝擊一陣,待兩翼蠻兵撤退時,便馬上脫離戰場,返回關上。因此,他毅然應道。

“壯哉!那本盟主,靜候楚王與關西諸侯得勝而歸!”劉震南奸笑道。。

趙廷軍不在理會關上之人,轉身下關集結兵馬去了。

兩界關,高大雄偉,以成為關。關內可駐紮了大量兵馬,屯儲大量物資,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兵城。

昌郡兵便屯駐在西城,趙廷林以在城門街道上集結了兩萬風雷騎兵,關西諸侯雖然之前損失很大,有的諸侯甚至失了郡城,喪失了根基,此時也集結了四五萬人馬。

兩界關,為越州第一雄關,城內街道十分寬廣,可讓十名騎士並列行走。此時,趙廷軍身著一件青色魚麟甲,胯下烏騅馬,立於數萬大軍的最前方,顯得威武不凡,身後騎兵亦個個龍精虎猛,一看便知是百戰雄獅。

“趙兄,劉震南那老狗明顯是想借刀殺人,消弱我關西諸侯實力,你怎輕易就答應了?”趙廷林身旁一身著黑色蟒袍滿臉胡須的老者道。此人也是關西諸侯之一,名叫錢不惑,為人十分正直剛烈,眼裏最是容不下沙子。一生得罪的人不少,朋友也很多,是趙廷林的至交好友之一。因為,深知趙秦兩族的恩怨,是以那秦元傑一開口,他便知其陰謀,是才擔心問道。“錢老,我也深知,劉震南那老狗的秉性。然此時,蠻兵猛攻兩側城樓,關上諸侯之前又無準備,城上處處告急。我等,不率軍衝殺一陣,恐怕這兩界關破關就在眼前呀。到時候後,我越州危已!我等將無立錐之地。準備吧!隨我殺敵!給我鑿穿蠻族中軍!”趙廷軍沉聲道。

人族與蠻族,在原野之上大戰,如果一定要說一種能夠與蠻兵相抗衡得兵種的話,那一定就是騎兵了。人借助戰馬之力,衝撞,刺殺蠻兵,或以騎兵速度的優勢來襲擾蠻兵。這是與蠻族野戰的不二法門。然,騎兵畢竟是稀少的,飼養一匹戰馬,培養一名騎士,所花的費用,也不是一般諸侯能承擔得起的。越州之地,兩界關以西大多為平原,諸侯多有馬場。然關東之地卻多山川丘壑,諸侯們雖然也富有,卻無養馬之地。是以,越州騎兵多出關西。

趙廷軍所練的風雷騎,風騎輕甲快馬,輕便快捷,來去如風,每個騎士都是百步穿楊的神射手。雷騎重裝重甲,連戰馬都包裹在鐵甲之中,無堅不摧,攻若雷霆。

“關西兒郎,聽令,準備出擊!”趙廷軍騎在戰馬上大聲喝道。

城門之下,數萬大軍一片肅殺。

“眾將校聽好了,雷騎營衝擊蠻族中軍,風騎營掩護,以弓箭為中路大軍開道,給我鑿穿蠻崽子的中軍。樂平郡,銅鼓郡之兵,守衛城門南北兩側,防止蠻兵斷我歸路。明白嗎?”趙廷軍高聲命令道。

“喏!”一種將校,齊聲答道。

城門緩緩打開,蠻兵巨大的中軍方正,出現在將士的眼前,密密麻麻的白色的一片。就算是趙廷軍從橫沙場多年,一身大戰惡戰無數,也不禁還是有一點膽寒。趙廷軍,想到自己曾在宗祠,向列祖列宗發誓,一定重新光大大楚的榮耀,坐趙氏的中興之主,舉世無雙的君王。心中不禁,豪氣大生。

遂高聲喝道:“人族萬歲!”便一馬當先衝向敵陣。

“人族萬歲!”城牆之上,守城將士拔刀在手,挽弓如月。身後數萬騎兵,長矛林立。馬蹄之聲響起,騎兵們縱馬馳騁,湧出城門!身披青甲的雷騎營,便如同一道鐵流一般殺向蠻軍。

“蠻崽子,受死吧!”有人族健兒,躍馬揚刀,將身前的蠻兵劈成兩半。身後數萬大軍,齊聲呐喊,聲震雲霄,如同一支鋼鑽,狠狠鑿入蠻軍大陣。所過之處鮮血淋漓,血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