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前,荊州還沒大梁城,這裏還是隻是一片荒蕪的山腳。
可隨這北方與妖族、蠻族的作戰,接連失利,大片人族的土地被侵占,失去土地的人族便大量南遷。秦氏便是那時遷途至此的,他們度過寬大的潛龍河,在這三座大山的山腳建立了村落。在山中捕獵,在水中捕魚,繁衍生息,一步步繼續著力量。
這些村落,周圍被大山環繞,不易攻擊,隻憑一條水道與外界交流。多少年來外麵的世界諸侯紛爭,村落裏卻十分平和,奄然如同世外桃源一般。隨著村落的發展,後來又不斷有躲避戰亂家族遷途至此,幾百年間,因為少了戰爭的幹擾,大梁居然發展成為了荊州最富有的城邦之一。靠著寬廣的潛龍河,這條黃金水道,大梁城都一直不斷發展壯大。到此時,大梁城作為一國之都,奄然成為荊州南部的中心一般。
高大雄偉的大梁城外,一條潛龍流淌而過,大河寬百丈,可供萬料大船行駛穿梭。若是往日這個時節,大河之上必是船來船往,好不繁忙。可是此時,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戰,讓這條往日繁忙大河,無了寸板半帆。
就連往日繁華喧鬧的大城也變得異常安靜,商戶閉市,百姓閉門。一種緊張的氣氛在城中蔓延。
在城內的一間密室裏,十幾名老者麵色沉重,似乎在商議著大事。他們都是這大梁城大家族或是大商戶的代表。
“八十萬楚軍,已經在大河對岸駐紮了三日了,航運就經斷了三天,每一日我們就要損失大量財富呀。”
“對呀,楚軍勢大,我看大梁國這次是不行!不如我們獻城吧!”
“哼!秦國忠不死,誰敢獻城,那就是找死!”
“那也不能這麼耗下去呀,大梁城人口數百萬,吃喝拉撒全靠一條潛龍河,現在糧食運不進來,不出十天就會大亂呀。”
“這是十幾年來,那秦國忠將我們這些大族當做奴隸一般隨意索取,我們創造的財富十之八九都流入了他的內庫,我早就恨之入骨了。現在老國主的子孫發兵前來,我們正當出一份力,早些把這該死的秦氏斷送掉。”
······
同樣的對話,在大梁城不同的地方上演。
梁國建立不過十年,根基本不雄厚,加之秦國忠那老賊生了十幾個好兒子,個個紈絝,都是禍害人的一把好手。十幾年間,早將大梁城的大戶欺負了個便,是人人痛恨,恨不得啖其肉喝其血,人心喪盡。若不是有秦國忠這樣一位修仙者坐鎮,早反他娘的了。現在故國之主的後代興兵來伐,如何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當然,這些並不是秦氏遭到唾棄的根本原因。
大梁城為秦氏最早營造,經營千年,秦氏控製了整個城市的十之八九。然而,隨著大梁城的發展,加之地處黃金水道,扼住要塞,可以說每日的財富都比別的郡城一年的賦稅還要多。隨著不斷有別的世家大族遷途至此,他們也迫切需要分上一份財富。然而秦氏卻不斷不肯放手,還對他們進行殘酷的打壓。就算正當的收益也要上繳十分之八,長久以來這些世家大族早已受夠這樣的壓榨,對秦氏的不滿可想而知。
然而,雖然他們多麼的群情激奮,但是隻要秦國忠不死,他們是不可能有絲毫動作的,修仙者哪個凡人敢惹。
駐紮在潛龍河對岸的楚軍也是一樣,八十萬大軍,各種大艦、樓船數千艘,卻不敢渡河殲滅對岸的十萬老弱。原因無他,正是此時決定戰爭勝敗的不是它們,而是修仙者之間的決鬥。四公子勝,那麼攻下大梁兵不刃血。若是四公子敗了,這八十萬大軍也便瞬間瓦解,趙氏從此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