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節 第一步(1 / 2)

與阿彩單純從情感的角度發出的指控和義憤不同,雲瑞的憂心,更多的卻是男人的角度。

北平府的作用,不僅是統轄幽、青、魏、恒四州重鎮那麼簡單,還有牽掉安西都護府和北平都護府的作用。要知道不論是安西都護府的大都護,還是北平都護府的大都護,都是由原本的小國王室歸附大衛後擔任的,現任安西大都護的原就是前西魏的大魏王慕容氏。而北庭都護府卻是由原來的西突厥哥舒族哥舒氏擔任。

節度使竟然會與安西都護慕容氏聯姻,並且是在自家娘子和兒女沒有音訊不到一年的時間裏。

要知道娘子也是朝庭浩命的溫國夫人!節度使怎麼就敢?

他雖然從前對於夫人為何悄悄打發了他帶著阿彩回阿彩故鄉的事情不了解,也不知道夫人和小郎君帶著女郎怎會流落到此處的具體原因,但他是在溫國夫人單氏小時候,便被越國公賜給溫國夫人做護衛的,往來的皆是京城頂尖的勳貴人家,有些見識還是有的。

當初小郎君寧願讓他和阿彩護著女郎隱居此處,也絕不同意送女郎去京城,並說這是溫國夫人的意見後,他已經隱隱察覺到事情的隱情,後來郎君又告訴了她溫國夫人已去,並且讓他和阿彩記得往後逢著忌日去那山涯裏忌拜時,他也能想到夫人身死,女郎和郎君有家不能歸,隻怕都和節度使脫不了幹係。

心中惶恐之餘,也知道若真和節度使有關,那麼郎君的選擇才是最安全的選擇。盡管雲瑞一直覺得,如果事情真的是他想象的那樣,回京城,才是對郎君和女郎更為有利的一條路。

可是後來,他們在此蟄伏了一年多,竟然沒有聽到京城那幾家的任何動靜後,他的心也慢慢冷了下來。才驚覺,小郎君的按排,是最正確的。

他們不能冒任何風險。

也隻有到這時候,他才明白,當初夫人寧肯借故安排他和阿彩出府,以圖後事,也不肯輕易向京城那幾家求救的原因。

雲瑞心中不免悲涼。

當初夫人在京城時,無論是魯國公,還是越國公,甚至英國公和平慶候,哪個不是把她當作親生女兒一般的疼愛的?就是老王妃,又何嚐不是把夫人捧在手心裏一樣疼著?

可見活人永遠都是比死人重要的。

而所謂死了的人的恩情,與自身的利益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在約定的地方,找到他和阿彩後,郎君才會把女郎托會給他二人,然後一去不返。

雲瑞想著郎君在何處,為何快兩年了,竟然全無音訊?

現在節度使娶了慕容家的郡主,陛下會如何想?

節度使難道是瘋了嗎?北平原是為了牽製安西和北平兩個都護府的,他作為北平的節度使,竟然敢取慕容家的郡主,而陛下,竟然也允了?

雲瑞想不通為什麼,且這些擔憂,也是沒有辦法同阿彩說的,至於女郎,那就更不能說了。

最壞的結果,也不過就是他和阿彩,永遠帶著女郎阿昭在這裏平平靜靜的生活下去罷了,假若郎君他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消息的話。

可雲瑞卻不相信,郎君那樣出色的人,會永遠不出現。

郎君如今也不過才十八歲而已,他們都等得起。總有一天,是的,總有一天。

雲瑞深深吸了口氣,對阿彩道:“這件事情,無論如何,都不要對阿昭露了口風。有些事情,不是我們現在能管的,我們隻管帶著阿昭,照顧好她,在這裏好好的生活下去,等著郎君回來就是了。”

阿彩雖然感情上接受不了雲瑞帶回來的消息,可卻知道雲瑞的話是對的,自然答應下來。

秦昭卻是不知道這些變故,她雖說還不足六歲,但因個子較高,若隻看長相,倒有些七八歲孩子的樣子了。至於衣服,因個子抽條太快,去年的夏衫已短了好長一截,因此雲瑞這回帶了好些相對於大衛的麻布更柔軟的西域麻布和棉布來,忙完了地裏的活,阿武他們也都回了家,秦昭便興高采烈的拉著阿彩討論了半天該裁製什麼樣的衣服。

阿彩打足了精神,建議還是用綢料給她做兩身裙衫,秦昭卻覺得自己以後這段日子,大概不是泡在廚房裏,就是泡在田地裏,穿綢料不過是暴殮天物,再說在這個村莊裏,孩子中能穿綢衫的,也不過是李家莊的莊主家的李三娘還有自己村的八戒兩人罷了。她要是穿著綢衣,未免太過打眼。再說也不方便。便死活說服阿彩,用那麻布,給她做了兩身利落的胡服。

等到阿彩終於答應,秦昭才打起雲瑞帶回來的那些牛肉的主意。

她想試試做牛肉幹,若是成了,這東西是拿到集鎮上去賣,馬上就能換出現錢來的。

自己家是人口簡單的三口之家,廚房裏的一應配料除了蒜蔥薑外,實在是沒有什麼了,倒是八戒家因是大戶,廚房裏一應所需都不缺的,秦昭等到午後朱八郎來時,便讓他先回家去給自己拿了一大包的各種調料來。然後便是請了雲瑞指點了幾個孩子的武藝。自己隻拉著阿彩和珠珠兩個,在廚房裏捯飭牛肉幹。先是醃製,再是放了調料大煮,最後才入鍋烘烤。等到了晚上,倒也做了兩盤口味還過得去的牛肉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