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節 能幫就幫一把(1 / 3)

秦昭接過信箋,啟開蠟封,取出信看了一會兒,便露出淺淺的笑容來。

信是阿鐵寫來的,信中告訴她,他和八戒在安西都護府開了間名叫昭和的商行,專收往來貨物,有大衛商人行至安西,卻又覺得出邊關冒險的,又或者西域商人入大衛境內,卻又於商路不熟悉的,這昭和商行,便以合適的價格,吃下貨物,商賈盤算過後,雖說利潤不比自行去大衛腹地,或是去西域諸國直接交易來的大,但算上風險,還有往來的成本,昭和商行給出的利潤,卻也不低。

這商行,主要是接那些新商賈的貨,當然也有老的往來客商,為了省事,而把貨物交由昭和經銷的。

這也是秦昭離開朱家莊時,與阿鐵商議過的事情。

憑他和八戒在安西都護府幾年經營,開個商行並非難事。但秦昭囑咐過,商行的動靜要小,隻交易一些不受矚目的物貨便成。金銀玉器類的不去涉及,主要是大衛國和諸西域國的特產。越是新奇的東西越好,尤其是農作物類的種子,在國家沒有的物種,可私下裏重金西域包括波斯等國的商人收購。

因自己和阿鐵他們如今皆無根基,肉脯的生意還好,畢竟是由小到做到大的,又是在西北當地起步,一點一點打開局麵,倒也不至招人的眼,可商行經營的是往來客貨,一個不小心,便會惹下禍事。雖然阿鐵表示,他們經營到現在也並非是任人宰割的,在安西都護府紮根至今,至少自保的實力是有的。

可是秦昭卻不願意冒險,再說如今正是低調的積攢實力的時候,終有一日,有一方天地,足夠他們馳聘。

阿鐵雖有想法,可畢竟秦昭才是老板,且他是個執行力極強的人。自然不會違背秦昭的意思。

隻秦昭也沒有想到,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這昭和商行,便已經開了起來。

阿鐵在信中說到,如今商行剛開,會試著開通往京城和西域的商道,等到時機成熟,便打算讓八戒來長安,亦開一家雜貨鋪子。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年中時,八戒便能帶著人手來到長安城了。因已收了幾批貨,等到尋好相熟的商隊,明年一開春,便會先有人來長安打打前鋒,如果按排得開的話,會讓八戒親自來。

當年信中也提到了雲瑞一家的事情,道是夏時已經請了先生讀書了,圓子也很好,作坊裏有雲瑞照應著,牙苗菜的生意也和從前一般興隆,一切都好,叫她不必擔心。

想起從前的那些人事,秦昭心裏暖暖的。隻盼著八戒能快點到來。

看完信,秦昭便寫了回信,把她在京城的情況也大概說了,亦是道一切都好,寫完,封好,交給秦和,讓他代交給送信之人。

秦昭很想見一下來人,再細問問。想了想,還是罷了。

秦和笑道:“送信之人,也給郡主帶了些東西來,屬下因怕郡主不便,便未帶來,郡主看什麼時候合適,屬下再送來?”

秦昭不想節外生枝,若是冒然送進府裏來,還得想地解釋,若說是養父母處送來的,難免有人對她的事情好奇,說不準就去查那托了送貨的商隊去仔細打聽,豈不是容易露餡?秦昭一點風險也不想冒,在不能絕對保證雲瑞一家的安全時,她必須避免一切危險的可能性。

當初說她是由幽州落霞鎮的一戶富貴人家收養了的,可還沒有收到秦晢那邊按排的具體哪戶人家的信息,想了想,秦昭笑道:“我後天出門,想逛一逛,到時候你讓秦雷和秦鳴陪著我就是了。”

秦和笑道:“是。那就讓人給郡主準備馬車了,也好裝點貨物。”

秦昭笑著點頭。哥哥給她留的人倒極有眼色。她出行一向是騎馬的,既要以逛街的名義帶回東西,用馬車也好遮掩,先把貨物放在車上,回來時隻說因著思念從前生活過的地方,而采買的就是了。

因阿鐵的信,秦昭倒是想起秦晢也不知道是否按排了關於收養她的所謂富戶的人家。雖說秦晢隻說致謝的事情,不必晉陽公主操心,可也不可能斷了和他們編出來的養父母的聯係。算著日子,那邊也該來信了才是。

這麼一想,又惦記起秦晢來,也不知道他在北庭過的是不是好。離京時,說是明年便把單念的靈柩送回京中安葬。真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雖說和秦晢兄妹相見之後,相處的時間除了從朱家莊到京城的一路,並沒有多少日子,可秦晢卻是她心中,除了朱家莊的那些人之外,最重要的人。

前世今生,掩藏在疏離和無謂的外表下的,其實是她一顆待人極誠的心,但凡給過她情誼的人,她都會記在心中。何況秦晢所給予她的,並不隻是所謂的情誼那麼簡單。他是她在這世間,背後最有力的一棵樹,並且秦昭相信,終有一天,他會成長為一株參天大樹。

秦昭又說起關於油坊的事情,兩人說了一會兒儀器如何改進的話題,直待秦昭把一應細節都敲定了,秦和這才起身告辭:“屬下這就回去了,郡主若再想起什麼問題,隻管打發人去叫屬下和秦風就是。”

送走秦和,秦昭便燒了阿鐵的信。站在穿前,眺望了一會兒,直待心靜了下來,才叫了紫蘇上來研墨,開始靜心畫起儀器的圖紙。

工作的時候,時間便過的極快,等到紫蘇過來尋問什麼時候擺膳時,秦昭已畫了四五張草圖,聽到紫蘇的聲音,抬頭一看,太陽都已偏西了,早過了午膳的時間。紫蘇歉然道:“非是奴婢存心打擾郡主,實在是早過了午膳的時間,這些菜小廚房裏已熱了兩次,奴婢怕郡主餓壞了,雖說正事要緊,可也不能不顧著身體。郡主別生奴婢的氣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