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象秦晢提供的大豆炸油技術一樣,一個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大事,而另一個,卻可以豐富百姓的餐桌,大棚種植雖沒有大豆油的意義重大,卻可以改善百姓的生活質量。
且有了阿樹送來的這批很可能是大衛國目前沒有的物種的種子,已經不是豐富百姓餐桌的意義了。假如其中有能代替現有五穀,可作食物的東西呢?那就是解決社稷民生的天大的事情了。什麼大豆油,同這一比,貢獻小的象渣兒一樣不值一提。
古代人誠然是聰明的,秦昭從來不敢小瞧古人,至少她回到長安城後,所遇到的人,就沒有一個笨的。她是數學專業出身,按說智商明顯高於一般人,但她相信,如果和晉陽或者羅爺爺玩心眼,隻怕她會死無葬身之地。
但是很顯然,有些事情,不隻是光有聰明就夠了的,她掌握著著一個民族,甚至全球幾千年智慧所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和見識,尤其是,那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很多東西在古代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卻是她依以生活的基礎常識。
比如大豆可以炸油,比如種地需要積肥,比如閃電雷鳴不是天怒而隻是雲層摩擦,比如生病大多時候隻是因為免疫力下降和細菌感染,比如夫妻無子嗣的原因,很可能不是女人的責任而是男人的原因,生女與生子的決定因素不在於女人而在於男人提供的種子。再比如很多神奇的歸為鬼神的問題,其實隻是一種如今的人所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這世上是沒有鬼神的,當然這一點,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秦昭堅持了幾十代,現在因為她自身奇特的遭遇而有待考證。
秦昭覺得,相比於她最早來到這個世界,以幾歲的幼年在朱家莊的奮鬥的經曆而言,如今在長安城的生活實在算得上是混吃等死,難道上天派她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她混吃等死的,那上天還費這個事兒幹嘛?就她前世生活的奢侈層度而言,撇開她對專業的癡迷不論,和混吃等死也差不多吧?何必費事把她弄到這個異時空來?
她有數千年的人們生活經驗結累出來的生活常識和智慧,還有見識與科學知識,生活既然給了她這一片舞台,她不加以利用,是不是太過浪費了?
她從來就不是一個以人民為已任的,有著偉大的情操的人,但這不影響她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改善一下大衛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吧?
得,就得這麼幹。
她不是期望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也更不想遺臭千年,能在曆史上做到這兩點的,不管好評壞評,基本上都不能算是好人,海瑞倒是外垂千古了,可那就是個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滅絕了人性的人渣。別拿什麼清正廉潔來說事兒,為了點名聲和假道學連自己親生女兒都能活活餓死的人,這樣的人如果還能算是人,叫禽獸們情何以堪?當然雷峰同誌是個例外。
可是,她卻想為她生活的這個世界做點兒什麼。
其實這樣的想法也並非是空隙來風,這些日子住在羅家的莊子上,經常看到羅家的莊戶們種地的辛苦,她就隱隱約約的覺得該為這些人做些什麼才是,阿鐵他們這回送來的東西,隻是刺激了一下她的想法,讓她對心中原有的那點隱約的想法,更實際化了而已。
番茄傳入中國百十年的時間,國人才知道這玩意兒不僅是觀賞的,還是可以當成食材的,其實很多食物流傳,都會經曆這樣的一個階段,她卻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讓這個階段不複存在,吃的就是可以吃的,沒必要非讓人當成無用的東西,過幾數百上千年才發現這玩意兒原來是可以養活人的,大不了進行種子的改良裁培而已。雖然種地她不專業,但很多事情,隻要有一個可行性的理念出現,就能夠約縮短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給一顆種子,這種子就能發芽,群眾的智慧才是無窮的。
從電的發現被運用,到各種電子信息技術的產生運用,也不過百餘年的時間而已。
從蒸氣機的發明,到工業技術幾乎臻境,同樣不過百餘年的時間而已。
在她生活的那個年代,幾乎所有的食物經過培育而出現了數十種改良品種,如今大衛國就有的茄子,這會兒人們還叫胡瓜呢,她曾經生活的那個時代,已經研發出可以作水果食用的水果茄子了。
想了,就行動。這是她一慣的行事風格。
“你今天晚上回去後,趕緊把所有的事情都按排一下,務必讓我明天就能見到阿樹和那批年禮,記住,至少要保證邏輯上沒有庇漏。”
秦和不知道啥叫邏輯,但秦昭話中的意思,他卻是明白的,按排好這批禮物的來路,不至於查出什麼問題,從而牽扯出雲家和郡主在安西都護府的生意來就是。
“是,屬下回去後便按排。郎君已經按排好了郡主在幽州的身份,郡主不必擔心。”
“還有,別的都不必在意,那幾箱的種子,你務必要收管好,那些東西我有大用。”秦昭不放心,又叮囑了一句。
秦和原以為郡主會更看重貴重些的皮毛錦布等物,沒想到郡主卻更在意那些他不以為然的種子。雖然不太明白她的用意,卻也恭敬的應了。
秦昭打發秦和去了,便打發雲想去前院找管事,領了些白色的細紗或是綾娟還有桐油過來。她已經迫不及待的想開始自己的實驗。
不隻要保證涮了桐油的白紗防雨透陽的功能,保溫也十分重要。她沒本事去生產玻璃,但至少可以找到合適的代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