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商團事變(下)(1 / 2)

當兩艘從海參崴開來的貨船抵達廣州之後,鮑羅廷在孫文團體內的影響力成倍的擴大了。這兩艘船,一船裝的是步槍、機槍、子彈等軍火,直接交給了孫文,一船裝的是油料,在廣州售賣後,所得的三百多萬的巨款也交給了孫文。

得到了蘇俄實實在在的援助,孫文對鮑羅廷的意見也變得重視起來。或許是感受到了蘇俄的誠意,或許是為了繼續得到蘇俄更多的援助,反正在孫文之後的有生之年裏,鮑羅廷的意見左右了他以後大部分的決策。

對於商團,鮑羅廷的意見很簡單,就是兩個字‘鎮壓’。在鮑羅廷的建議下,成立了解決商團問題的革命委員會,孫文親自擔任委員會的委員長。由蔣誌清指揮黃埔學生軍,吳鐵城指揮警衛隊及譚平山指揮的工團軍和農團軍具體負責執行。

為給鎮壓商團尋找借口,蔣誌清策劃了激化矛盾的計劃。一麵派人通知商團,將要發還部分武器,麻痹商團。一麵派人在工團軍和農團軍中散布謠言,說孫文政府迫於壓力,要將準備分發給工團軍和農團軍的武器交還給商團。挑起工團軍和農團軍與商團的對立情緒。隨後,又組織了向商團示威的集會和遊行。當高呼著“打倒商團、擁護革命”口號的遊行隊伍到達廣州西關商業區的時候,與在西關商業區警戒的商團終於爆發了衝突,並最終升級成了流血衝突。

流血衝突的發生,為孫文動手鎮壓商團找到了借口。省長胡漢民宣布解散商團,並在第二天,宣布廣州戒嚴。蔣誌清率領的學生軍和吳鐵城率領的警衛隊以及部分楊希閔的駐粵滇軍一起,開始動手對商團進行繳械。商團重點守衛的西關商業區,雙方爆發了武裝衝突。

在蔣誌清的指揮下,黃埔學生軍和駐粵滇軍一部,封鎖包圍了整個西關。中午時分,在包圍完成後,蔣誌清派人進入西關縱火。頓時,整個西關商業區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四散奔逃的商人和民眾,被包圍的軍隊開槍*回火場。一時間,全部在西關的人員,不論商團成員或者是西關的商人還是平民,或被槍打死,或被火燒死,幾乎無人幸免。傷亡多達二千餘人,整個西關,五百餘座房屋被焚毀,造成財產損失五千餘萬元。這就是後來著名的“西關慘案”。著名的黃飛鴻的‘寶芝林’就是在這個事件中被燒毀的。

慘案發生後,商團停止了抵抗,陳伯廉逃往香港。參與鎮壓的軍隊開始在廣州全城,收繳商團武器。所有商戶,有槍的在收繳槍械之後罰款伍佰元,沒槍的也要交罰款二百元。孫文政府也派人挨家挨戶收取保護費,還宣稱:不交保護費的,任由軍隊捉拿,政府不負責任。

商團被鎮壓了,收繳的武器也擴充了孫文的軍隊。但是,孫文在廣東徹底丟失了民眾的支持。事後由廣東各界民眾組織的‘各界救粵聯合會’在香港發出通電,指控孫文‘禍國禍粵’各大罪狀:搖動國體,縱兵殃民,摧殘民治,破壞金融,抽剝民產,大開煙賭,摧殘教育,蹂躪實業,破壞司法,鏟滅商民團。甚至在後來孫文死後,要為孫文舉行國葬,也遭到廣東總商會和廣東自治會的通電反對,可見廣東民眾對孫文的痛恨。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在廣東發生的這一切,由在粵軍中任團長的廖磊通過情報局的網絡送到楊寰宇麵前時,因為前世的關係,對孫文還抱有一絲好感的楊寰宇徹底的失望了。楊寰宇很想知道,這個時空的孫文和自己前世裏知道的那個孫文一樣嗎?這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但是,不管這兩個孫文相不相同,廣東的問題都該下決心解決了。有了蘇俄資助的孫文,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靠買通勾結地方軍閥的孫文。再讓孫文坐大,以後不知道會多讓多少華夏人死在蘇俄製造的槍彈之下。想要解決廣東問題,陳炯明依舊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楊寰宇再次派出張治中前往廣東聯絡陳炯明。並給白崇禧發去電報,要求他做好出兵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