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規定的二十四小時過去了,蘇俄沒給任何反應。連解釋都沒給一個。這讓華夏政府很是下不來台。但是,向蘇俄宣戰還是被國會否決了。原因也很簡單,從最西麵的新疆一直到東麵的黑龍江,現在的華夏和蘇俄有著長達6500多公裏的國境線。不宣戰,戰事就隻在蒙古,一旦宣戰,可能戰事就會在長達6500公裏的任何一點爆發。國會的議員們擔心那樣的話,就算咱國防軍再牛X也搞不定啊。
不過,動武的授權,國會還是通過了。軍委會的命令也第一時間下達,任命楊寰宇上將為戰時總指揮,吳佩孚上將為前敵總指揮負責驅逐入侵者。
得到授權的楊寰宇卻沒有命令陸軍出擊。隻是給秦國鏞下了個命令,派空軍去轟炸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蘇俄軍需物資的囤積點伊爾庫茨克和烏蘭烏德。你不是依仗著鐵路不擔心後勤嗎?我就破壞你的後勤。至於陸軍,楊寰宇就一個命令,做好防禦。入侵的敵人,就先讓他們呆著吧,看誰先撐不住。
布瓊尼很苦惱,托洛斯基接到報告也很頭疼。楊寰宇的流氓打法不僅使西伯利亞方麵軍的四十多個師無法動彈,連在遠東的部隊和平民也很難受。在遠東,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出現物資短缺。
在靠近戰區的伊爾庫茨克和烏蘭烏德也是國防軍空軍重點照顧的地方。這兩個地方是蘇俄紅軍的物資囤積地。連續地轟炸,使得這兩地的平民也大量出逃。
這是開戰前,蘇俄紅軍的將領們沒想到的。華夏地麵部隊根本就不出來和你交戰,他們隻是在據守的重點城市的外圍,不厭其煩的層層構築防禦工事。並把周圍小城鎮小部落的平民遷往布防區域,大搞堅壁清野,填埋水井。
出動小部隊,麵對構築了堅固防禦工事的華夏國防軍,很明顯是自殺性質的送死。出動大部隊,後勤供應又成問題,而且明顯還會成為華夏空軍的目標。開戰僅僅一周,憤怒的布瓊尼就悲哀的發現,戰前囤積的物資已經損失近半。更難以接受的是損毀的鐵路無法修複。在剛開始幾天,布瓊尼還派出工兵部隊去搶修,可修那裏有毀的快啊。連修了幾天,發現損毀的裏程依舊在快速地增加。
頭疼的托洛斯基把為數不多的飛機全部調派過來,卻又再次發現他們的飛機和華夏的飛機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航程、航速、高度、機動性、滯空時間相差的都不是一點半點,飛過來完全是找虐。連續兩場空戰,蘇俄空軍被打了30:0和48:0之後,天空上就隻有華夏的飛機在肆虐了。蘇俄的飛機再也見不到蹤影。
陸軍能用做防空的隻有一些機槍,麵對結實耐造的容克大嬸也隻能徒呼奈何。往往是一陣機槍猛掃之後,容克大嬸那怕被打得冒了煙,依舊搖搖晃晃的揚長而去。仗打成這樣,布瓊尼的憋屈可想而知。
無計可施的布瓊尼隻得一麵要求兵工廠加緊設計生產防空武器。一麵下令撤出占領了唐努烏梁海的部隊,希望通過自己采取守勢的舉動能讓華夏空軍停止轟炸。我停火了,撤軍了,你也該停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