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石油大計(上)(1 / 2)

楊寰宇邀請孫寶琦出任計劃指導委員會的委員長的過程非常順利,一來不用賦閑在家,終日無所事事,這讓忙碌慣了的人,總會感覺不自在,現在有事情做,當然求之不得。二來,在他的女婿裏,楊寰宇也算得上是出類拔萃了,但在軍中,孫寶琦並沒什麼根基,想幫女婿也無從幫起。而楊寰宇在請他出山的言辭裏,希望他幫忙掌控這一機構的暗示,非常明顯,他當然願意幫忙。三是,兩個女兒,話裏話外都是楊寰宇太忙了,回到家裏也經常是一頭紮進書房,忙於公務,沒空陪她們,以致他想添個外孫的願望至今沒能實現。

三天後,張昭德帶著兩個人前來見楊寰宇。他帶來的是地質學家翁文灝和李四光,而他推薦的另一位地質學家丁文江則因為去川南雲貴一帶考察而聯係不上。

楊寰宇頗為興奮地把兩位地質學家迎進他的辦公室之後,卻意外的發現,兩位專家麵對他的熱情,表現出來的是冷淡和隱隱的疏離。負責引薦的張昭德,看到楊寰宇投來的詢問的目光,隻能回以苦笑。

翁文灝和李四光本來是不願意來見楊寰宇的。對楊寰宇,翁文灝和李四光可也算是久仰大名了。這倒不是因為楊寰宇的一係列彪炳的戰績,也不是因為楊寰宇年紀輕輕就已經位居上將、擔任華夏軍委會副委員長和國防軍總司令的高位。隻是因為他們對楊寰宇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所以會有壞印象,是因為楊寰宇當年在北大的那次演講。

楊寰宇在北大演講的時候,翁文灝和李四光都是北大的教授。所以,楊寰宇那句:“真理隻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的名言,他們在第一時間就聽說了。這句話給他們的認識,就是楊寰宇是個狂妄的,隻迷信於武力的軍閥。隻是後來對日,對俄一係列的戰事,楊寰宇對外侮的強硬態度,才讓這個壞印象稍稍得以扭轉。可這一次,對國防軍入疆平叛,外界傳的紛紛揚揚的大屠殺傳言,又讓剛剛有點好感的印象,再次變成了壞印象。

最終讓他們答應來見楊寰宇的原因,是楊寰宇想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地質礦產普查,並斷言華夏不缺油的大言,這終於勾起他們的興趣。這個大軍閥,憑什麼說華夏不缺油呢?而對華夏進行全麵的礦產普查,也是他們做為地質學家夢寐以求的。

“司令,翁先生和李先生,致力於華夏地質學人才的培養,倡導科技救國,寄望華夏能自立自強。所以,他們得知司令欲支持進行全國範圍的礦產調查,願意為這個工作的早日開展做些事情。”當著翁文灝和李四光的麵,張昭德不好向楊寰宇做什麼解釋,隻能含糊其辭。

“嗬嗬,科技救國、實業救國、教育救國還是強軍救國,我們雖然選擇的道路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華夏的崛起和富強。應該說,我們的理想是共同的麼。”楊寰宇一時搞不明白這兩人對自己冷淡的原因,但他知道,這些知識分子都愛國,在這一點上肯定能和他們找到共同語言。

“對於將軍在收複蒙古和青島,驅趕日本出東北,我們都是非常欽佩的。可我們有點不明白,新疆那裏,叛亂頭子已經逃往外國,為什麼那裏還要軍管,以後的華夏其它地方會不會也要軍管呢?”翁文灝和李四光對視了一眼,忍不住問起了新疆的事情。隻是當著楊寰宇的麵,問的相對婉轉,沒有直接問楊寰宇是不是要軍事獨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