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將軍,你是說我的國防軍現在還沒有戰勝英國佬的能力嗎?根據我的情報,那些英國佬的武器並不比我們先進。而且,他們的兵力很分散,你看看我們國家的周圍,那麼多他們的殖民地,他們都需要派軍隊保護。而且,蘇伊士運河更是他們的重點保護區。我想,英國佬是派不出太多的兵力來進攻我們的。”在漢誌王宮,伊本·沙特麵對薑大柱向他轉述楊寰宇的要求,感到很不理解。
在伊本·沙特看來,駐防在蘇伊士運河區的十萬英軍,最多也隻能分出一半來和他作戰,甚至有可能一半都分不出來。他無法接受武器裝備相當的漢誌國防軍近十萬的部隊打不過五萬英軍這個推斷。他覺得這是華夏人對他的輕視。
“國王陛下不要忘記,這裏距離英國本土並不遙遠,而且,隔著波斯灣,就是他們控製下的印度。不論是從本土穿越地中海到這裏,還是從印度派遣駐印軍增援,都不過是幾天的事情。我們無法不考慮他們派遣援軍的情況下的作戰問題。相反,我們要是派遣援軍的話,距離就太遠了,而且還要穿越英國人控製的馬六甲。這些都是在戰前必須考慮的因素。”薑大柱耐心的說服伊本·沙特。
“他們會派援軍嗎?要知道,他們現在國內的日子並不好過。派遣援軍可是需要他們的國會批準的。”伊本·沙特並不是沒想到英國派遣援軍的問題,可他更忌憚華夏在漢誌的大規模增兵。因為他很清楚,增兵容易撤兵難。
一旦他同意了華夏增兵,以後想讓華夏撤兵就很難了。他可不願意在他的國家內,駐紮著一支隨時可以擊敗他的軍隊。那樣的話,一旦華夏有什麼對他不滿意的地方,隨時都可以推翻他和他的家族在漢誌的統治,換個支持華夏的人來當這個漢誌的新國王。所以,盡管他不能否認薑大柱說的有道理,但他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抗拒著。
“問題是,國王陛下能確定英國不會派遣援軍嗎?製定作戰計劃,肯定要考慮到最不利的情況,並為之做好準備。不然,一旦這種最不利的情況發生,後果會是災難性的。而我們現在不但無法排除這種最壞的可能性,而且還能確定,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非常大。”薑大柱覺得伊本·沙特的腦子簡直就是壞掉了。
“那薑將軍,你能不能保證,在戰事結束後,貴國在漢誌的駐軍數量,恢複到目前的水平?”眼看著繞不過這個問題,伊本·沙特終於把他的擔心表露了出來。
薑大柱這才明白伊本·沙特為什麼不肯答應華夏增兵的要求,他不禁又好氣又好笑。不增兵,打了敗仗,難道你伊本·沙特還能保住你的王位嗎?
“我想,這個應該沒問題。隻要在戰後,我們能確認安全的情況下,我們肯定會撤軍。要知道,在這駐軍,也是很費錢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簽署一個備忘錄。當然,陛下如果不想我們增兵的話,我也說過了。陛下可以考慮在訓練出更多的部隊之後,再對亞西爾和也門采取軍事行動。”
“聯軍的指揮官我想應該是我方軍官出任吧?”有了薑大柱的簽署備忘錄保證在戰後撤離增援的部隊的承諾,伊本·沙特的心裏對華夏增兵的抵觸終於有了一些鬆動。但是,他對組成聯軍後的指揮權還是很在意。
“在我方軍隊沒有參與的軍事行動,指揮官由你們自己委任。但組成聯軍之後,指揮官隻能是由白崇禧將軍出任,這個問題上,我想,我們沒有討論的必要。因為陛下您的將軍們,還不具備這樣規模戰鬥的指揮能力。”在指揮權上,薑大柱的態度很強硬。指揮權怎麼可能讓出去?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經過談判,薑大柱終於和伊本·沙特達成了共識。派遣軍在漢誌的陸軍駐軍將增加到四萬人,也就是保證兩個陸軍師的兵力。薑大柱不知道這對楊寰宇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以他在日常訓練中,對漢誌國防軍的了解,他覺得駐軍增加到四萬,對楊寰宇來說,依舊是形式不容樂觀。
由於時間緊迫,駐紮在旅順的葉琪第六師被裝船派往漢誌,並入中東派遣軍序列。另外,劉文輝四十五師留守部隊也全部一起派往漢誌。隨運兵船隊一起運送前往漢誌的,還有大批的彈藥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