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自從華夏海軍在印度洋獲得曆史性的勝利之後。對這支艦隊感興趣的有豈止是美國人?日本人就比美國人更感興趣。做為世界上第一個裝備專業航母的國家,做為這個世界海軍實力第三的國家,更是在華夏空軍手裏第一個吃苦頭的國家,對華夏到底是運用了怎麼樣的戰術全殲了英國人的艦隊,有怎麼可能不關注?
可在日本海軍進行多番推演之後,他們沮喪的發現,換上他們的航母去,無論如何也得不到華夏這樣的戰果。可要探聽這一仗的細節,很抱歉,無論是華夏還是英國,對此都諱莫如深。要探聽英國損失了怎樣一支艦隊,很容易。英國人艦隊出航的時候,對此並沒有進行保密,在英國人出版的報紙的報道上就能知道。其實,這個是英國人想瞞都瞞不住的。那麼多官兵在艦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想知道自己家的親人,情況到底怎麼樣了。那艘艦艇參加執行了這次任務,相瞞都瞞不住。
隻是任誰想探聽英國皇家海軍到底怎麼輸的,誰也不會說。英國皇家海軍甚至對這事下達了封口令。尼瑪,有那個皇家海軍的官兵希望這個世界上,再有一個能擊敗皇家海軍的國家出現嗎?誰想要海軍海軍再來一次這樣的慘敗嗎?誰敢說出去,看軍事法庭會不會定你個叛國罪。
華夏海軍會泄露出來嗎?不會,說實話,到現在,湯薌銘都在覺得自己在雲裏霧裏的飄著呢。華夏海軍的結構,是在楊寰宇的力主之下,以及楊寰宇的親自設計和規劃下,才組建了這樣的一支艦隊。雖然楊寰宇曾經和他說過,在將來的海戰中,獲取勝利的根本,在於那一方掌握了製空權。對這裏說法,他其實一直都是將信將疑的。直到空軍在渤海灣的大捷,他才對楊寰宇的這個說法有了一點信心。這次的印度洋大捷,才是讓他真正的心悅誠服。但你要讓湯薌銘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他是真的說不出來。
前些天,在和美軍代表團交流的時候,麵對美軍的提問,他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當然,這不能怪他,做為海軍宿將,他那時進入海軍的時候,講究的都是艦隊的火力投送和如何讓自己的艦隊,利用洋流和陣型,能夠集中起足夠的火力,在雙方艦隊的炮戰中,打沉對方的主力艦來獲取海戰的勝利。如今,火力投送的方式從大炮變成了飛機。如何利用戰場上海域的洋流,不重要了;如何擺艦隊的陣型,目前也不重要了。艦上的火炮,如今最重要的功能已經不再是擊毀敵艦,而是防空了。你讓他如何去說,到底怎麼取得的勝利?
湯薌銘隻知道,派出去的偵察機發現了敵人艦隊,之後,攻擊機群起飛,然後,敵人的艦隊裏,大部分的艦艇被擊沉,然後,沒有然後了,因為已經獲得了勝利。這也是造成美軍代表團認為華夏海軍是個暴發戶的關鍵。做為艦隊的總司令,他自己都不明白艦隊是如何獲勝的,還能讓別人怎麼看?
當然,華夏海軍也有封口令,那就是關於雷達。不僅海軍有,空軍也同樣有封口令。這是華夏目前最秘密的武器。至於飛機,航程,作戰半徑、火力配置、負重、航速等等的相關數據也是保密的,除了飛行員和維護飛機的機械師,海軍裏除開航母艦長之類的高級軍官,其它也沒幾個人知道。
在這樣的情形下,日本人想要得到印度洋海戰的數據,的確是異常困難。不過,他們知道很難在楊寰宇這裏打開突破口,但還是不甘心就此罷手。依舊派出駐華夏公使重光葵前往張家口,拜會楊寰宇。
出乎重光葵的預料,這個在日本人眼裏,最仇恨日本的華夏人之一的楊寰宇很爽快的應允了這次會見。事實上,當國家與國家之間,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關係還是很好相處的。楊寰宇和日本人之間,並沒有私仇。之所以會讓日本人產生出楊寰宇是華夏人裏,極度仇視日本人的人的觀點,還是在於楊寰宇指揮下,對日作戰的華夏軍隊,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那種殺氣。特別在初期,楊寰宇與日本人,每戰必不留俘虜,實在讓日本人嚇破了膽。其實,相對來說,楊寰宇恨蘇俄人更甚於恨日本人,隻是日本人不知道而已。
會談在雙方不斷的試探中進行,讓重光葵意外的是,在交談中,楊寰宇並沒有顯示出他認為的那種對日本的憎惡。相反,楊寰宇對日本至今還保留著許多華夏自漢唐流傳下來的華夏傳統,表示出了讚賞。而且,在會談進行到中午的時候,楊寰宇還特地留下重光葵,設下便宴招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