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泰的話讓蔣誌清徹底的醒悟過來,他不是不懂變通的人,眼看GMD前景不明,凶多吉少的時候,傻子才會硬撐著等船沉,而不往下跳。況且,這事他蔣誌清以前也並非沒有做過,當年在孫文還和蘇俄人打的火熱的時候,孫文讓蔣誌清出任黃埔校長,當時,他看著黃埔島上一無所有,不也跑回上海,撂挑子不幹了嗎?隻不過在張靜江的勸說下,認識到了黃埔的重要性,才又重新回去的。隻是可惜,孫文和段祺瑞的和談成功了,黃埔一期都沒辦完,就被保定軍校給兼並了,他這個校長也隻好離職。更何況,他現在需要做的,並不是背叛,隻需要利用合法的手段,既保證黨內的地位,又保證與黨的距離而已。
至於他是“清黨”的罪魁禍首,嗬嗬,他隻是執行黨的決議而已。連當年提出動議,力主清黨的蔡元培、李石曾、吳稚暉和張靜江這次都能得到張家口方麵的款待,他這個執行者就更沒問題了。而且,當時他也沒對興華會的成員下死手,楊寰宇家人和閻錫山、徐樹錚、楊愛源他們離開武漢前往張家口時,他也沒刁難不是,這份香火情總是在的。
有了這個打算,對待北方方麵提出來的南北和談的條件,蔣誌清自然也就有了態度,不再患得患失也不再抵觸。他需要做的,就是要在具體的談判條件裏,力保他在以後的軍界的地位。爭取別在談判中,使他在未來軍界的位置,成為別人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時,用來作為交換的犧牲籌碼。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第二天,蔣誌清就去總統府見了這個馬上就快要失去總統寶座的胡漢民。意外的,他在胡漢民這裏見到汪兆銘竟然比他還早,也到了胡漢民這裏。
“總統,北方方麵竟然想不經過議會選舉,就想拿走總統的位置,而且還要修改憲法,賦予總統類似獨裁的權利,簡直是太過份了!我們絕不能這樣沒底線的退讓!”一見麵,蔣誌清就表現出一種義憤填膺的神態,為胡漢民大打抱不平,絲毫沒有表現出他心裏已經認可了北方方麵提出的要求的意思。
胡漢民看著神色激動的蔣誌清,心裏有點欣慰,又有點無奈。他心裏當然清楚,做為黨內的三巨頭胡、汪、蔣,加上孫文的兒子孫科,相互之間,為了權力勾心鬥角,可謂不擇手段。但在關鍵時刻,在涉及到黨的利益和前途的時刻,總還是都以黨的利益為重啊。
“誌清,別這麼激動!越是關鍵時刻,越是要冷靜。每逢大事有靜氣,這樣才能全麵的權衡利弊,做出最合適的應對。我想,這樣的道理不用我說你也懂得的對吧?”汪兆銘穩穩的坐在那裏,手上端著個茶碗,慢條斯理的喝了口茶,語重心長的勸解道。眼下,看上去受到損害最小的,無疑就是他了。但也不是絕對就能保住行政院長的位置,因為他還有個對手孫科,也是行政院長的有力爭奪者,這才是他跑到胡漢民這裏來要解決的問題。
世事無絕對,眼下看上去是汪兆銘的地位最牢固,國務總理轉任行政院長,天經地義。但變數並非沒有。胡漢民的職位可以是副總統也可以是監察院長,甚至可以兩個職位一起擔任。而蔣誌清的變數就很大,雖然最大的可能是依舊擔任軍職,可萬一不擔任軍職了怎麼辦?一個國家,頂尖的職位就那麼幾個,在汪兆銘眼裏,總統、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大法官、監察院長、考試院長加上個議會議長七個位置而已。現在,北方要占據總統、立法院長、考試院長、議會議長這四個位置,看似多一些,但行政院裏的實權位置,GMD顯然會多占一些,這樣算下來,也算是雙方平分的格局,北方略占點優勢。畢竟其它幾個院長下麵的職位沒幾個,加起來也沒行政院的職位多。
問題在於大法官的位置,擺明了需要專業人士擔任,這樣,現在的大法官居正繼續擔任那是沒話說的。於是,自己這邊的頂尖職位就剩下了兩個,可架不住有資格占位置的人多啊!就黨內現在地位頂尖的,不算蔣誌清也還有三個呢,注定有人會搶不到,算上蔣誌清,那就成了兩個人搶一個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