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厚此薄彼(1 / 2)

華夏南北和談,使分裂的華夏再次融合,被譽為華夏軍神,以對外態度強硬聞名的楊寰宇出任新的一任華夏總統,這無疑是32年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因為已經有幾個列強國家,在楊寰宇的手上吃過了苦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日本,日本在與楊寰宇的數度交鋒中,次次敗北,先是在華夏的膠東半島,被楊寰宇率領的部隊揍的找不著北,接著是在華夏的東北,再次被扁的屁滾尿流,最後在海上,第二艦隊差點全軍覆沒,不得不徹底退出華夏,連帶著歸還了台灣。然後就是蘇俄,先是在蒙古吃癟,蘇俄扶持的蘇赫巴托額政權被楊寰宇連根拔起,其後,蘇俄的遠東地區,被在楊寰宇扶持下的高爾察克占領,一度差點讓高爾察克打到烏拉爾山口,丟失整個亞洲地區的領土,迄今仍然有大半的亞洲領土掌握在高爾察克手裏。再接下來就是英國,楊寰宇強硬的插足中東,在中東的地麵戰鬥以及隨後的印度洋海戰中,讓英國陸軍和英國皇家海軍栽了個大跟頭,被逼無奈的坐下來和楊寰宇談判,拱手讓出波斯灣南岸至紅海海口的印度洋沿岸的利益。

現在,這樣一個強硬的軍人站到了華夏政府的金字塔塔尖,可以想象,會給華夏今後的對外政策帶來怎樣的影響。似乎無論是與楊寰宇關係良好的美國和德國,還是早先輕視楊寰宇的法國和意大利,抑或是與楊寰宇屢次衝突的英國、日本和蘇俄,都不得不謹慎的審視今後與華夏的關係。因為隨著楊寰宇站到華夏的權利巔峰,今後再想用訛詐或者武力威脅華夏以謀求利益的路,似乎再也走不通了。

美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對楊寰宇就任華夏總統,是以政府名義發來賀電。英國和日本則派出了特使,專程來到華夏,向楊寰宇當麵道賀。很明顯,英國和日本是想借此改善與楊寰宇之間的尷尬關係。如果說在以前,他們眼中的楊寰宇還隻是個華夏地方派的實權將領,他們還能通過軟弱的華夏政府縱橫捭闔,予以轉圜騰挪的話,現在則已經徹底失去了這些緩衝的餘地。要想和美國德國一樣,獲取華夏開放的市場利益,這樣的關係修補就是必須要做的。

唯一沒什麼反應的就是蘇俄。這倒不是蘇俄輕視或者不在意華夏政壇的這一驚天巨變,而是以斯大林為首的蘇俄政治局成員們有點無所適從。楊寰宇對蘇俄的敵視態度太明顯了,而蘇俄也已經或明或暗的數次與楊寰宇展開過較量。無論是策動蒙古獨立,還是謀劃新疆的叛亂,是在蒙古和新疆的兩次兩軍小規模衝突,還是指示華夏GCD開除楊寰宇的黨籍,可以說一而再,再而三的小動作,早已經把楊寰宇得罪的死死的。現在,華夏南北和談成功,接下去的矛頭絕對會指向蘇俄在華夏扶持的最後一個勢力——華夏湘贛地區的蘇維埃政府。結果也將是可以預見的,斯大林為首的這些政客們,沒人會看好這些農民軍。

這樣一來,斯大林又得麵臨一個痛苦的選擇。是放棄對華夏GCD的扶持,轉而與楊寰宇接觸,謀求楊寰宇的諒解,改善兩國關係呢?還是繼續扶持華夏湘贛地區的蘇維埃政府,期待他們的農民軍打出一塊天地出來。又或者,讓華夏GCD轉入地下,慢慢積蓄力量。但無論是那種選擇,對蘇俄來說,在亞洲,在華夏的一係列努力基本上都看不到什麼希望。他們扶持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結果他們失敗了;他們扶持和加尼牙孜,結果和加尼牙孜也失敗了;他們扶持孫文,結果孫文與北洋和談了;他們扶持馮玉祥,結果馮玉祥下野出洋了。現在,他們扶持的華夏GCD也到了一個風雨飄搖的狀況,處於隨時可能失敗的境地。這一切,無一不是讓人感到沮喪的結果。

對歐洲各國以及華夏等亞洲國家的GCD的資助,大部分都是用他們從羅曼諾夫王朝的沙皇寶庫裏和貴族們的財產裏搜刮到的金銀珠寶來支付的。現在,這些金銀珠寶已經用掉了大半,可取得的成效卻很微小,支出和收獲根本不成比例。與高爾察克之間持續不斷的戰爭,更是使蘇俄始終不能安心進行國家的建設,處於亞洲範圍的大量礦產和資源,如今正在源源不斷的運往華夏,換成武器和物資,在持續的消耗著蘇俄本就拮據的工業生產能力。盡管已經實行了嚴格的配給製,糧食和輕工業產品的供應依舊越來越緊張。再這樣發展下去,或許他斯大林屁股下的座位也沒法再坐下去。

在這樣的環境下,要做出選擇就變得尤為困難。選擇與楊寰宇為主導的華夏政府修好,就意味著過去這十幾年的投入成了笑話,似乎就是枉做小人,甚至會成為政敵攻擊自己的把柄。繼續扶持湘贛的蘇維埃,不說投資的收益,勢必會繼續刺激楊寰宇,增強楊寰宇對蘇俄的敵視,從蘇俄自身國家利益來說,也沒任何好處。自身的政治利益與國家利益的糾結,更讓斯大林左右為難。

這一切,楊寰宇自然不知道,他現在正在忙於應付英國和日本來的特使呢。為此,他匆匆忙忙的從武漢飛抵南京,接待這兩個國家的特使。原本,楊寰宇是想讓他們到武漢來見自己的,但新任國防軍司令部參謀長劉建緒提醒他,這是他作為總統接待外國使節,應該在總統府,而不是軍委會。這才讓他有點心不甘情不願的飛到南京來。